计较多了,心情累了;欲望大了,幸福少了。人生百味,繁华万千,终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
腾讯大王卡免费30G专属流量

青眼相加,穷途之哭出自?( )眼( )( )

青眼相加,穷途之哭出自

青眼相加,穷途之哭出自《滕王阁序》。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穷途之哭出自《滕王阁序》的“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来源于《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晋书·阮籍传》亦载其事,文字大致相同。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为人不拘礼俗,行不由径。“穷途之哭”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 )眼( )( )

【白眼相看】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瞪眼咋舌】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反眼不识】反:翻转。翻脸不认人。形容改变态度,对人冷漠无情。
【飞眼传情】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佛眼佛心】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放眼世界】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法眼通天】法眼:佛教中所谓有“五眼”之一,能看见实相。法眼能看穿天。比喻人的眼力卓越精深,看得很远。
【佛眼相看】用佛的眼光去看。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狗眼看人】比喻眼光势力。
【鼓眼努睛】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指使眼色。
【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过眼云烟】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慧眼独具】在眼力或洞察力方面有独到之处。
【黑眼定心】指看到某些事情后心里生气。
【活眼活报】指现世的报应。
【活眼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同“活龙活现”。
【火眼金睛】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合眼摸象】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活眼现报】指现世的报应。
【举眼无亲】抬头看,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孤单无依,人地生疏。
【哭眼擦泪】哭着诉说或控诉,形容哭哭啼啼。
【哭眼抹泪】哭着诉说或控诉,形容哭哭啼啼。
【眉眼传情】用眼色传递情意。多用于男女之间。
【眉眼高低】脸上的表情变化。泛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眉眼如画】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满眼韶华】韶华:美好的时光,一般指春光。比喻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盲眼无珠】瞎了眼,没了眼珠子。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一无所知。也比喻不识事理。
【愣眼巴睁】愣:呆,失神。由于吃惊而眼发直。
【泪眼愁眉】流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其痛苦悲伤的样子。
【冷眼静看】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弄眼挤眉】弄:做。用眉眼传情与示意。
【另眼看承】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另眼看待】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
【另眼看觑】犹另眼相看。
【另眼看戏】犹另眼相看。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两眼墨黑】比喻十分陌生。
【冷眼旁观】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两眼漆黑】比喻十分陌生。
【狼眼鼠眉】形容人相貌凶恶。
【泪眼汪汪】汪汪:满眼泪水的样子。两眼充满泪水。
【冷眼相待】用冷淡的态度接待。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
【另眼相待】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青眼白眼】青眼:正视的眼光;白眼:斜视的眼光。形容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好恶的人。
【青眼相加】青眼:眼睛平视。表示对人喜欢或尊敬。
【青眼相看】青眼:眼睛正视,黑眼珠在中间,比喻对人尊重或喜欢。形容以看得起的态度相待。亦作“青眼相待”、“青眼待”。
【肉眼凡夫】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尘世平常的人。
【肉眼凡胎】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胎:指凡人的身体。指尘世平常的人。
【肉眼惠眉】比喻见识浅陋。
【人眼是秤】众人的眼睛如同秤一样的公平。比喻群众的意见公正合理。
【肉眼无珠】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肉眼愚眉】比喻见识浅陋。
【睡眼朦胧】朦胧:模糊不清。形容双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送眼流眉】以眉目传情。
【苫眼铺眉】瞪眼晴,竖眉毛。形容装模作样地摆架子。
【手眼通天】比喻善于钻营,手腕不寻常。
【睡眼惺忪】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三眼一板】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望眼将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同“望眼欲穿”。
【嵬眼澒耳】犹言动人观听。亦作“嵬目鸿耳”。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小眼薄皮】比喻眼界小,爱贪小便宜。
【下眼相看】指瞧不起人。
【掩眼捕雀】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同“掩目捕雀”。
【以眼还眼】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有眼如盲】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着名人物,或不识大体。
【有眼无瞳】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同“有眼无珠”。
【有眼无珠】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耀眼争光】形容器物闪闪发亮,使人眼花缭乱。
【耀眼锃光】形容器物闪闪发亮,使人眼花缭乱。
【拙眼讥评】拙眼:见识浅陋。自己见识浅陋却喜欢讥讽别人
【转眼即逝】过得很快。
【醉眼朦胧】朦胧:模糊不清。形容醉后两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醉眼蒙胧】形容醉后两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张眼露睛】指瞪着眼睛说瞎话。
【展眼舒眉】眉眼舒展。形容称心遂意的样子。
【睁眼瞎子】比喻文盲。
【转眼之间】转眼:一眨眼。一眨眼的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青眼相加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

青眼: 眼睛 平视。表示对人 喜欢 或 尊敬 。

成语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 白眼 ,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对人

青眼有加的成语涵义

成语解释:“青眼”就是黑眼,两眼正视,眼球上黑的多,就是“青眼”;两眼斜视,眼球上白的多,就是“白眼”。表示对人的赏识或者喜爱。

读音:qīng yǎn yǒu jiā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白话释义: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欲之士,就用白眼相对。

扩展资料

近义词:青睐有加、青眼相加

1、青睐有加

读音:qīng lài yǒu jiā 

解释:形容对人的赏识或者喜爱。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白话释义: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欲之士,就用白眼相对。

2、青眼相加

读音:qīng yǎn xiàng jiā 

解释:表示对人喜欢或尊敬。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白话释义:等到嵇喜前来吊唁,籍作白眼,不喜欢选择退下。弟康王听了高兴,于是皇帝下令赐酒弹琴,登记非常高兴,于是看到赞赏的眼神。

金缕曲赠梁汾的诗谶是那一句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金缕曲·赠梁汾》【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白话释义: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

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

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言风尘京洛,乍逢知己,青眼相加,门第并不能成为障碍;下片说两人以心相许,郑重约为知己,哪怕横遭风波,情谊不会动摇。全词慷慨淋漓,跌宕生姿,与他词之凄婉缠绵颇为不同,将重交谊、笃友情之执著展露无遗。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顾贞观与纳兰性德相识,荣辱与共,结下了深厚友谊。这首词即是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相识不久的题赠之作。据顾贞观记云:“岁丙辰,容若年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曲为余题照。”

《金缕曲·赠梁汾》原文及赏析

《金缕曲·赠梁汾》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言风尘京洛,乍逢知己,青眼相加,门第并不能成为障碍;下片说两人以心相许,郑重约为知己,哪怕横遭风波,情谊不会动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金缕曲·赠梁汾》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缕曲·赠梁汾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译文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注释

(1)金缕曲:词牌名。

(2)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3)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德,作者自称。

(4)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又出身于高贵门第,这只是命运的偶然安排。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淄尘,黑尘,喻污垢。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淄,通“缁”,黑色。京国,京城。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指称世家大族。

(5)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浇,浇酒祭祀。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6)谁会成生此意: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会,理解。成生,作者自称。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

(7)不信道、竟逢知己: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8)青眼高歌俱未老:趁我们青壮盛年,纵酒高歌。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9)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姑且面对酒杯,擦去英雄才有的眼泪。为二人均不得志而感伤。尊,同“樽”。

(10)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姑且由他去吧,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容易受到谣言中伤,这是古今常有的事。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谣诼,造谣毁谤。忌,语助词,无实义。

(11)身世悠悠何足问:人生岁月悠悠,遭受挫折苦恼,不必去追究。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12)寻思起、从头翻悔:若对挫折耿耿于怀,反复寻思,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13)一日心期千劫在:一日以心相许成为知己,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二人的友情也将依然长存。心期:以心相许,情投意合。

(14)后身缘、恐结他生里:来世他生,我们的情缘还将保持。后身缘,来生情缘。

(15)然诺重,君须记:朋友间信用为重,您要切记。然诺重,指守信誉,不食言。

创作背景

清代词坛,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词人,竞用〔金缕曲〕这一词牌填词。像陈维崧,一生竟写了〔金缕曲〕几百首。而在清代众多的〔金缕曲〕里,最受人注意的,有纳兰性德赠梁汾一首。据徐釚在《词苑丛谭》中说,此词一出,“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初年杰出的词人,梁启超在评价他的词作时,说他“直追李主”。况周颐也认为:“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人。”现存纳兰性德的词作,有三百多首。这些词,有写爱情的苦闷,有写仕宦的烦恼,有写塞外风光与江南景物,也有表现封建社会行将崩坏时地主阶级有识之士的失落感。许多词,写得凄婉动人,其中又充塞着磊落不平之气,在词史上独具一格。可惜,纳兰性德只活了三十一岁,作为贵介公子、皇室侍卫,生活面比较狭窄,这不能不对创作也有所影响。在二十四岁那年,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词》。顾贞观后来重刊纳兰的词作,更名《饮水词》。〔金缕曲〕《赠梁汾》则是纳兰词中熠熠生辉的一首绝唱。本词作于康熙十五年,亦是性德的成名之作。其时性德初识顾贞观,作此《金缕曲》为顾贞观题照。

顾贞观有一首和作,题为《金缕曲酬容若见赠次原韵》。诗云:“且住为佳耳。任相猜、驰笺紫阁,曳裙朱第。不是世人皆欲杀,争显怜才真意。容易得、一人知己。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曾不直,一杯水。歌残击筑心愈醉。忆当年、侯生垂老,始逢无忌。亲在许身犹未得,侠烈今生矣已。但结记、来生休悔。俄倾重投胶在漆,似旧曾、相识屠沽里。名预藉,石函记。”

梁汾,就是顾贞观的别号。顾贞观也是清初著名的诗人,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早年担任秘书省典籍,因受人轻视排挤,忿而离职。李渔在《赠顾梁汾典籍》一诗中说:“镊髭未肯弃长安,羡尔芳容忽解官;名重自应离重任,才高那得至高官。”这表明,顾贞观的离任,实在是不得已的。纳兰性德在词里说:“蛾眉谣琢,古今同忌”,正是有所为而发。

顾贞观是在四十岁时,才认识二十有二的纳兰性德,一见即恨识余之晚矣。他说:“岁丙午,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曲为余题照。极感其意,而私讶他生再结殊不祥,何意为乙丑之谶也。”那时,顾贞观又一次上京,经人介绍,当了纳兰性德的家庭教师,两人相见恨晚,成为忘年之交。

纳兰性德与顾贞观心心相印,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现实有共同的`认识。据顾贞观说,吴兆骞被诬流放,纳兰性德看了顾给吴的两首〔金缕曲〕,异常感动,决心参予营救吴兆骞的活动,并且给顾贞观写了这首披肝沥胆的诗篇。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文学赏析

词一开篇,纳兰就写道:“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在友人面前,纳兰并没有以贵族公子自居,而是自诩“狂生”来打消友人的顾虑,使其不至于因为身份、地位上的悬殊而不敢接近自己,而且纳兰还用“偶然间”三字来表明白己如今所取得的荣华富贵纯属“偶然”,言外之意是希望出身寒门的顾贞观能够理解他,以常人对待他。

接下来纳兰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成句,进一步表明自己仰慕平原君的人品,并有平原君那样礼贤下士、喜好交友的品格,但是纳兰感到并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这一片苦心,因此发出“谁会成生此意”的感慨,其中所透露出孤寂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词到此,纳兰的笔锋突然一转,“不信道、竞逢知己”,正当纳兰深感知音难觅时,想不到竟然遇到了顾贞观,“不信”与“竞”的连用,表现出纳兰意外得到知己后的狂喜之情。

随后,纳兰开始写两人相逢时的情景。“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相传阮籍能“青白眼”,碰到他尊敬的人,则两眼正视,露出虹膜,为“青眼”,碰到他厌恶的人,则两眼斜视,露出眼白,为“白眼”,这句中,纳兰用到了“青眼”的典故,是说自己与顾贞观彼此青眼相对,互相器重。

上片尾句以景结尾,那一夜,月色如水,照彻晴空,这不仅象征着两人纯洁的友谊,也营造了一种高洁的氛围。

下片首句中的“沈醉”,表明纳兰要和顾贞观一醉方休,甚至要醉得不省人事。之所以要这样做,一是因为“酒逢知己千杯少”,二是因为“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在这里,纳兰劝慰顾贞观不要把小人的造谣中伤放在心上(顾贞观在此前三年曾遭人陷害而被罢官),因为这种卑鄙的事自古以来就屡见不鲜,不合理的现实既已无法改变,那只好与知己一醉方休,以求解脱。

接下来纳兰南好友想到了自己,“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纳兰认为,在这个污浊的社会中,自己显贵身份完全不值得一提,只需冷笑置之即可,这也就照应了上片的“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正是因为对荣华富贵的蔑视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纳兰才会产生“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想法。

在激动之余,纳兰把笔锋拉回,与友人开始正面订交。“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纳兰对顺贞观郑重地承诺:我们一日心期相许,成为知己,即使横遭千劫,情谊也会长存的,但愿来生我们还有交契的因缘。

尾句“然诺重,君须记”,紧承前两句之意,纳兰表明自己一定会重信守诺,不会忘记今天的誓言。

相传纳兰去世之后,顾贞观回到故里,一天晚上梦到纳兰对他说:“文章知己,念不去怀。泡影石光,愿寻息壤。”当天夜里,妻子就生了个儿子,顾贞观就近一看,发现长得跟纳兰一模一样,知道是其再世,心中非常高兴。一月后,再次梦到纳兰与自己作别。醒来后连忙询问别人,听说孩子已经夭折,这段传说足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和生死不渝。

名家点评

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五:“金粟顾梁汾舍人,风神俊朗,大似过江人物。……画《侧帽投壶图》,长白成容若题《贺新凉》一阕干其上云云,词旨嵌崎磊落,不啻坡老、稼轩。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

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七:“纳兰容若深于情者也。固不必刻画《花闻》,俎豆《兰畹》,而一声《河满》,辄令人怅惘欲涕。情致与《弹指》最近,故两人遂成莫逆。读两家短调,觉阮亭脱胎温、李,犹费拟议。其中赠寄梁汾《贺新凉》、《大醣》诸阕,念念以来生相订交,情至此,非金石所能比坚。”

晚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香海棠馆词话》及《薇省词钞》梁汾小传后,载顾、成交谊綦详。阋武进汤曾辂先生(大奎、贞愍之祖)《炙砚琐谈》一段甚新,为他书所未载,亟录如左:纳兰成德侍中与顾梁汾相从最密。尝填《贺新凉》词为梁汾题照,有云:‘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梁汾答词亦有‘托结来生休悔’之语。侍中劝后,梁汾旋亦归里。一夕,梦侍中至,曰:‘文章知己,念不去怀。泡影石光,愿寻息壤。’是夜,其嗣君举一子,梁汾就视之,面目一如侍中,知为后身无疑也,心窃喜甚。弥月后,复梦侍中别去。醒起,急询之,已卒矣。”

江南百景图嵇康成语有关

和嵇康有关的成语有:
爱素好古,长林丰草,道尽涂殚,得意忘形,堆案盈几,赴汤蹈火,顾盼生姿,广陵散绝,鹤立鸡群,黄公酒垆,黄垆之痛,浑金璞玉,泾渭不分,龙骧虎步,龙章凤姿,璞玉浑金,土木形骸,未能免俗,心闲手敏,一行作吏,隐鳞藏彩,半信不信,才多识寡,长才广度,触类而长,道尽涂穷,道尽途殚,风驰电逝,含垢藏瑕,击钟鼎食,降心顺俗,吕安题凤,弃智遗身,如渴如饥,三徙成都,善始令终,殊涂同致,啸侣命俦,怡然自若,怡志养神,颐神养寿,颐性养寿,榆瞑豆重,植发冲冠,逐物不还,醉山颓倒,千里命驾,自惟至熟,竹林之游,直性狭中,青眼相加,青眼白眼!浊酒一杯,赴蹈汤火。

青眼相加的成语解释

青眼相加的成语解释

  成语:青眼相加

  【成语】:青眼相加

  【拼音】:qīng yǎn xiāng jiā

  【简拼】:qyxj

  【解释】:青眼:眼睛平视。表示对人喜欢或尊敬。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对人

  青眼相加 成语接龙

  【顺接】:加人一等 加减乘除 加叶添枝 加官晋爵 加官进位 加官进爵 加官进禄 加官进职

  【顺接】:悲喜交加 恶语相加 恩礼有加 风雨交加 风雪交加 悔恨交加 惊喜交加 雷电交加

  【逆接】:鼻塌唇青 鼻塌脣青 鼻肿眼青 冬夏青青 金紫银青 炉火纯青 妙手丹青 拾翠踏青

  【逆接】:青丝白马 青丝简编 青云万里 青云之上 青云之士 青云之志 青云学士 青云平步 ;

青眼相加 的故事

“青眼有加”出自魏晋时的阮籍。阮籍能做“青白眼”,青眼就是黑眼,两眼正视,眼球上黑的多,就是“青眼”;两眼斜视,眼球上白的多,就是“白眼”。阮籍对待不欢迎的人,就用白眼看他;对待欣赏的人,就用“青眼”。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就产生了垂青,青盼,青照这些词。严格来讲青睐是来自青眼。青睐的意思是眼珠正面看人,意为尊重。现在人们常用“青眼有加”或者“青睐”来表示对人的赏识或者喜爱,用“白眼”表示对人的厌恶。
希望回答对你有用

猜你喜欢


包藏的造句?包藏的反义词是什么

包藏的造句?包藏的反义词是什么

包藏的造句 包藏的造句1 包藏拼音 【注音】: bao zang 包藏解释 【意思】:包含;隐藏:~祸心(怀着做坏事的念头)。 包藏造句: 1、他把我领进屋,慌忙把一个大包藏到了桌子下面...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