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从陆地拼到了海底】(3 / 3)

起来,而这些土地都是免费的啊,而陆地上的土地有限,大城市的土地更是寸土寸金。

其二、潮汐能,可以利用海洋的运动产生碳中性电力,这种自然资源也是免费的。

其三、冷却,“热通道”是每个数据中心的巨大成本,这一点目前蓝星科技集团正在建造或已经建造完成的十几座大型数据中心已经证明了,集团公司在数据中心区域使用自有空气冷区,但这仅适用于温和气候,若是在更极端的地方,就需要用到冷风机了。海水是冷的,如果可以将其泵输送到正确的位置把热量带走,则可以充足的冷却。

其四、带宽,互联网和每个全球云的主干都位于海底,链接到海中的那些管道能减少数据包带来的延迟。

其五、人口分布,全世界绝大部分人口一般都生活在沿海附近,大多数城市都在沿海周边,而华国更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数据中心需要尽可能的靠近人口,选择沉入沿海海底的好处不言而喻。

最后一点是可以快速重新部署,数据中心专门用于计算机和存储有效负载。当更换有效负载的时候,拆除和重建通常都更便宜,因为不需要太多昂贵的土地费用支出,如果海底系统解决方案搞定了,蓝星科技集团毫无疑问会更快地改变计算与存储的世界。

集团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布局规划到了未来十年以后,现在的这建成的大型数据中心只是开端,未来甚至要在全球范围内打造200多座数据中心。

这里面的成本之高是极其夸张的。

除了海底数据中心,还有别的解决方案,都是因地制宜的选择,例如在后续的数据中心建造事宜上,欧洲那边可以充分利用北极圈免费的冷气,而不是需要昂贵的电费来换取空调冷气。

蓝星科技后续的数据中心建造也正在陆续赶上日程,例如明年就要在芬兰开建第17座数据中心,第18座数据中心还是在欧洲,确切的位置选择的是在北极圈附近的大城市。

这一切都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使得这些基础设施更容易利用当地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供电,甚至提高性能。

但关键的解决方案还是海底数据中心,地球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沿海周边地区,海底数据中心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克服了技术难题,数据中心就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沿海地区进行部署,几乎不需要定制,扔下去就ok了,当然,这只是简单粗暴的形容,实际上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相当多的创新技术支持,包括海洋技术、材料等。

罗晟也是够拼的了,如今不但从两家公司日常繁琐的运营管理中脱身出来主导技术开发,为了新一代的计算与存储,都从陆地拼到了海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