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坑爹帝后(8 / 10)

一品仵作 凤今 13840 字 2020-05-17

杖毙,女的沉塘,连吭声的机会都没给两人,两大一三条人命,一下子就这么没了。

陈幼学回府后得知事发却不敢吭声,余氏关起门来哭了一通,“老爷刚被擢升至兵曹尚书,眼看着要举家迁往汴都,你若纳妾,纳个有些姿色的倒也罢了,纳个这样的,到了汴都就不怕被同僚耻笑?老爷若想纳妾,我自会挑几个品貌端正的良家女子,不会叫朝中的同僚耻笑老爷惧内,又道妾身善妒!”

余氏三十出头,风韵犹在,她一哭诉,陈幼学就心软了,又兴许是余氏中了要害,那侍婢的确姿容普通,俗话家丑不可外扬,事情闹大了只会影响他的官声,于是便默许了余氏对后事的处置。

夫妻二人的话虽是关起门来的,但仍有下人听见了,世间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守口如瓶的嘴,尤其是陈家迁去汴都后,留在当地看守老宅和庄子的下人们少了管束,很是将此事当成谈资议论了些日子。

陈府此前是淮南道总兵府,府里死个婢女,压根儿就没想到会被查。大户人家府里人命轻贱,许多时候,主子打杀下人,打杀了也就打杀了,懒得做得太干净,也很难做得太干净,尤其是后宅之事,根本就经不住严查。

没经得住严查的不止陈府,还有文府、赵府和李府。

什么继室进府宠妾病故,什么嫡庶之争打杀下人,什么丫鬟受辱投井而亡……一桩桩的事看着平常,查起来却都是命案。

刑曹每每接到告发,傅老尚书都信誓旦旦地安慰同僚,“定是哪个奸人污蔑于你,待老夫查明此案,还你公道!”

于是便风风火火地命人严查,还人公道去了,只是每每还不了同僚公道,却总能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桩命案牵另一桩命案,一桩命案牵一桩贪污公案,一时之间,还你公道成了文武百官最怕听的话,百官对傅老尚书避之不及,唯恐被他安慰。

百官不傻,八府刚联名上奏就被一个接一个的告发,刑曹班子每日去立政殿聆听皇后授业,要复核的刑案积压成山,忙得跟陀螺似的,这些告发状竟一份不落地受理了,又效率奇高地查了个水落石出,傻子都知道是谁授意的。

圣上蛰伏二十年,耳目广布江南,想查百官后宅里的那点事儿跟玩儿似的,后宫里又有个有阴司判官之名的英睿皇后,凡遇命案不查明冤枉曲直决不罢休,当年西北军抚恤银两贪污一案,皇后仅用了十余日就查清了,百官后宅里的那点事儿在她手里查起来也差不多跟玩儿似的。

这夫妻俩齐心齐力的可怕,百官觉出心惊时已经晚了。

告发案一查清,陈、李二人便在早朝上被革职查办,文、赵二人遭贬黜,八府之势一朝之日废黜了一半!

另外四府,圣上不罚反赏,只是赏得耐人寻味。

殿阁大学士秋儒茂之子成婚后尚无子嗣,圣上赐了两名女子给秋公子为妾。

工部尚书黄渊之妻去年病故,圣上赐了翰林院侍讲之女给他续弦。

督察院左督御史王瑞妻妾成群,早年因好美色而亏空了身子,膝下只得一子,欺霸市井,纨绔成性,今已及冠,尚未谋得一官半职。圣上便将王御史的公子指去了军中,领的是关阳城城门校尉一职。

这三道旨意一下,秋儒茂、黄渊和王瑞扑通一声便跪在了金銮殿上,齐声道“使不得!”

“哦?如何使不得?”古来帝家皆好玄黄二色,当今子却偏好瑰丽之色,那大红龙袍艳得似霞亦似血,年轻的子噙着笑,问得漫不经心的,却叫群臣后背发凉。

殿阁大学士道“启禀陛下,那二女乃卑贱之人,怎能当得起赐婚之荣!”

圣上赐的那两名女子是双生子,乃是汴河画舫上有名的丽姬,习得一套房中之术,二女共侍一人,能叫人欲仙欲死不思归。两名女子出身卑贱,怎能进大学士府为妾?再了,这艘画舫近半年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