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开张(2 / 4)

重返1977 镶黄旗 2849 字 2020-07-14

敢情这是今天冬天刚刚盛行的套头帽儿,戴上就露出一双眼睛来,看不见脸儿。

这不就让人认不出来了吗?

就这样,这几个小子轮流带上这帽子练手。

这才都勉勉强强,好意思招呼人了。

不过也得说,这通穷折腾的罪也不是白受的,因为付出确有回报啊。

哪怕仨生瓜蛋子这么硬着头皮跟洪衍武学着,这么磕磕绊绊的卖着。

这一下午,不出三个小时,洪衍武和陈力泉昨天做出来的一车冰糖葫芦也全卖光了。

足足二百来串儿,是真受市场欢迎啊。

更牛的是,他们的东西还卖的贵呢。

一般老百姓卖的糖葫芦不是一毛五,就是一毛八的价儿,连两毛都到不了。

可他们不,那是真敢开牙。

七个果儿的“山里红”,他们竟敢卖三毛。

带馅儿的“蛤蟆吐蜜”卖四毛,有着各种果仁儿的“百宝山药”最贵,卖五毛。

这在当时绝对算是天价儿了。

要是问老百姓的感受,恐怕和赵丽蓉在小品《打工奇遇》里的话差不多。

黑啊,真黑啊!

可他就是这么火!简直供不应求!

为什么?

这里面的原因可就多了。

首先得说故宫是什么地儿?

那是京城标志性的旅游景点。

几乎全部的外国人只要来京城,恨不得都得往这儿跑一趟。

此外,还有从全国各地来京的旅客呢。

这些人瞻仰完了天安门,就得奔这儿来啊。

要知道,其实就属这两种人钱包丰厚,贪图新鲜。

而且当年信息闭塞、物流也不发达。

像糖葫芦这种属于北方特产的东西,南方人还都没见过。

那掏他们的兜里的钱还不容易吗?

偏偏无照商贩还没法在这儿做买卖。

国营单位呢,又不愿意动这脑子。

这也就让这儿成了洪衍武他们独享的商业宝地了。

到处都是大肥羊啊,消费层次不一样,又没有竞争。

所以坐地起价,当然得卖的贵点儿。

这种情况下,要非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不成傻子了吗?

其次呢,东西也是真好啊,也算货真价实。

并不像巩汉林卖一百八一杯的宫廷玉液酒那么名不符实。

要知道在这个年头,物资管控也就刚开了道口子,国家松开的手指头缝儿有限。

像昌平、怀柔、密云这些山楂、山里红的产地。

每年的新果儿、好果儿,仍旧优先供应国营食品厂。

冰糖更是国家硬性划拨,统购统销的物资。

所以像老百姓做糖葫芦的原料,只能靠卖给食品厂之后剩下的小果子,他们更找不着冰糖。

这在成本上就差着档次呢。

以当时的具体价格来算一算成本。

九毛钱一斤砂糖,九毛八一斤冰糖,优质山里红三毛七一斤。

真做出来的东西,洪衍武他们的“山里红”一串儿成本就差不多一毛四五。

老百姓却可以降低到八九分钱。

而这种成本的差距,不是凭空造成的,必然体现在了质量上。

老百姓缺乏好的原材料,又为了卖个便宜。

那做出来的还谈得上什么档次啊,什么讲究啊。

只要是糖葫芦的样儿,有人买就得啦。

洪衍武他们的玩意那可不一样。

那果儿大、饱满、鲜亮、糖薄、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味儿地道不地道都甭尝,就凭这卖相,光看着就那么诱人,已经够引人垂涎的了。

老话讲,货卖一张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