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祐回京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慈明殿向太后李氏问候请安,这是于情于礼的事情。皇帝归来,太后自然欣喜异常,不过更令她开心的,还得属刘承勋一家三口的回来。
抱着孙儿刘淳就不肯放下,小娃几声呼唤,更令她乐得开怀。父母对于幼子,往往疼爱异常,李氏也逃不脱此律,逮着刘承勋问这问那,关切不已,生怕他在长安吃了苦。
“娘,我已经二十三岁了!”对于李氏的热情,刘承勋既小心侍候的同时,也有些吃不消,只能稍显无奈地提醒道。
“你就是三十三岁,也是吾子!”听其言,李氏凤目一瞪,盯着他。
闻言,刘承勋下意识地缩了下脖子,主动上前搀着李氏,道:“娘亲说得是!”
见其状,李氏又不禁笑了,嗔怪之色消去,恢复了慈眉善目,看着幼子,有些唏嘘:“也是!这一晃,我家三郎,确实长大了,如今也是为人父了!娘却是越来越老了!”
“娘你还年轻呢!”刘承勋嘴很甜,做出一副争论的模样。
李氏如今已年过五旬,身为太后,容貌虽然保养地不错,但终究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眼角的鱼尾纹,两鬓的花白,无不显示着老态。
注意到了,刘承祐收起了嬉皮笑脸,语气微沉,关心道:“娘还当保重身体!去岁你病那一场,可把儿吓坏了!”
感受到爱子的关怀,李氏露出欣慰的笑容,看了看他,问道:“此番回京,能待多久,是否还要出外镇守?”
话虽是朝着刘承勋说的,但余光分明瞧着默然跟在一旁的刘承祐。察言观色,刘承祐面态平和,也靠近两步,搀着李氏,说:“二郎这些年坐镇长安,对关右局势的平稳,起了极大的作用,历练这么多年,成长可观,在我看来,可以委以差事了。此番让他回来,我打算让他留在东京,入朝理政,帮衬于我!”
听其言,刘承勋稍感讶异地看了皇兄一眼,忍不住问道:“哥,你打算任我何职啊?”
“放心,委屈不了你这堂堂亲王!”刘承祐语气轻快,显得很放松,融入在和洽的气氛中。
李氏则道:“不管什么职位,留在东京就好!”
显然,李氏更关心,子孙能在身边,看得见,望得着的地方就好。
“三郎,这段时间,你就多进宫,好生陪陪娘亲,这么些年,她可想你得紧!”刘承祐吩咐道。
“是!”
李氏又将目光放在刘承祐身上,道:“官家回京,也该到后宫走走!”
见刘承祐意外的脸色,太后手一指,提醒他:“你不在的这段时间,宫中又添两子。你也是的,偏偏选在她们分娩之际出巡,周淑妃还是第一胎。还有小符,已有孕八月,近来情绪有些压抑,你要是再晚些回京,只怕也赶不上她临盆了”
听李氏的数落,刘承祐不敢辩驳,没有拿“出巡的意义”来解释搪塞,只是老实应承道:“娘教训得是,我是有些忽略了!”
在刘承祐离京的这几月中,大周娘子与折娘子先后给他诞下了两名皇子,这已经是他的七子、八子了。
在慈明殿待了一个多时辰,刘承祐赶到秋华殿,看望折贤妃。她是三月底产子的,已然第三胎,不管正史上是怎么回事,但在刘承祐当的时代,折娘子确是带有“多子”的属性。
殿内,折娘子仍拉着刘昉做仔细的察问。儿行千里母担忧,毕竟只是六岁的小童,所行所走还是数千里之遥,刘昉又不是安分的性格,折娘子也担心伤了病了。所幸,完好归来。
刘昉好动,性子活泼,刘承祐到时,正在向折娘子讲着出巡的见闻,小童没什么逻辑,讲得也比较零落,但折娘子听得很认真,目光中透着鼓励。
“官家!”
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