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宗篇9 平康时代(2 / 3)

汉世祖 芈黍离 2468 字 6个月前

鲁王刘暧,终究不是那种真正权倾朝野的权臣,“太宗遗命”到了平康四年,效力也大打折扣,而对众辅臣把持朝政不满的人与声音也更加大了,几乎沸腾。毕竟,期盼着“一朝天子一朝臣”,寻求进步升迁的人,是一抓一大把。

而刘文澎,即便再肆意任性,那也是皇帝,名正言顺,根正苗红的大汉皇帝。

于是,在大议之初,有鲁王、折氏家族发力已,及相关人等讨好逢迎,积极参与,支持请命的人很多,声势闹得很大。

然而,等一个个坐观局势的人纷纷下场,投机份子卖力摇旗呐喊,反对声也慢慢高涨起来。

至少,在追封折太妃的事情上,刘暧能够借助的力量是有个上限的,而皇帝这边,支持者的力量却几乎是无限叠加。到最后,朝廷内部,除了鲁王一系的人还在苦苦坚持之外,余者尽是反对之音,甚至于连折氏家族眼见事情不妙,都偃旗息鼓了。

如果说一开始,双方还算就事论事,引经据典,围绕着帝国礼制而展开辩论。那么发展到后面,就变成了人身攻击,翻旧账,扯烂事,朝廷的空气立刻就变得污浊起来。

事情的性质,也随着影响波及范围的广泛,超越了“太妃追封”本身,彻底变成皇权与相权,“辅臣派”与“帝党”之间的正面冲突。

当这种针尖对麦芒的情况出现之后,鲁王的“事败”也就随之发生。朝廷上下,那些拥护皇帝的人,未必从心里敬服他,但是,站在皇帝这一边,显然是风险更小的选择。而人趋利避害之本性,也会促使他们去追逐胜利者。

何况,朝廷内部的形势本就复杂,形形色色的势力交织在一起,利益诉求也各有不同。有愚忠皇帝者,有一心为国者,有有识之士,同样还有幸进之徒,而想要求得快速升拔,显然侍候刘文澎这么一个年轻帝王要更容易些。

事实上,刘文澎这样一个任性皇帝待在至尊之位上,有人感到担忧,但同样有人感到窃喜,毕竟,只需要讨得欢心,就能得到荣华富贵,这难道不比伺候一个勤勉英明的帝王,与那些老成谋国辅臣,要来得更加容易?

于是乎,鲁王刘暧在平康四年的这场“追尊大议”中倒了台,这场皇权与臣权的斗争,还是以皇权的胜利告终。

刘暧这回是彻底失势,在“折太妃”下葬陪陵之后,便被迫使离朝出海,前往南海岛(菲律宾群岛)封国去就国了。伴随着的,是一大波“鲁王派”被黜落,这倒一定程度让刘暧在就国初期没有人才短缺的烦恼。

而随着刘暧的就国,维系了三年多的辅政格局彻底宣告崩溃,雍熙辅臣,向德明、李继隆那是属于掌控军令、军政的勋贵派,如非必要,是基本不参与朝政斗争的,这也是不管中枢如何斗争,帝国都没有乱起来的原因之一。

而剩下的,如张齐贤、李沆者,虽然依旧是朝廷重臣、士林领袖,但是已彻底压服众多势力派系。说到底,他们所代表的阶层,在大汉帝国的统治阶层并不占据核心地位,而此前能处高位、掌握大权,更多是因为世祖、太宗二帝需要用他们平衡朝局,并对帝国那庞大的勋贵及军功地主阶级进行了一定的压制。

一个个辅臣的失势、倒台、离开,太宗皇帝驾崩前设置的帝国中枢权力平衡被彻底打破,代表着属于刘文澎的皇权的复苏,伴随着的,帝国功臣勋贵之家权势的逐步攀升。

毕竟,刘文澎掌权,对于帝国上下的那些既得利益者们,压制力与约束力实际上是大幅下降的。

当然了,刘文澎是看不到这些的,他还沉浸在正面击败刘暧这个皇叔的喜悦中,为此,他还大封了一波“功臣”。

比如在大议中坚定支持皇帝的秘书监王钦若,便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参知政事,事实上承担起鲁王刘暧此前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