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关于兵役方面的章程,表面上看起来很严格,可是实际解释下来,却也让洪门百姓松了口气。
虽然所有年满十八的男丁都需要服役,可是基于这些男丁的家庭情况身体素质等等方面考量,更多的男丁只是与当地防卫队一起学习必要的军事战术和战技,懂得简单的阵列和配合,在当地接受半年左右的训练便算是完成了服役了。
毕竟洪门以大明朝为榜样,以农为本,哪里真的敢竭泽而渔将麾下的主要劳动力一扫而空啊!
出台这个政策,一来自然是想让麾下那些家中男丁多的人家,能够出一份力;二来则是想要从现在起培养大家与洪门共患难的意识,让乡亲们与洪门结成一个密切的关系。
有人欢喜有人愁,看到关于兵役制度的解释之后,自觉家中人丁不旺的人家自然觉得没有太多问题,那些家中人丁兴旺的人家却不无担心加入洪门军队的安危问题。
在加紧整合洪门麾下的思想工作的同时,铸炮厂这边也是加班加点地赶造着钢铸大炮,十余万两银子如同流水一样花销出去,换回来的是一门门散发着黝黑金属色泽的大炮。
随着铸炮厂的师傅们手艺越来越熟练,加上又是流水线分工合作,各行其责的铸炮厂成员们的速度愈发精进,且到现在为止也没发现铸炮速度提升的极限,天启六年八月就铸造出了七门合格的大炮,而到了九月份,更是铸造出了八门大炮,堪称这个时代的奇迹。
西方洋人到铸炮技术如何,李天养他们是不清楚,但是澳门佛郎机人的铸炮厂铸炮速度李天养是有耳闻的,就连大明朝军械制造机构的速度李天养他们也有大概的印象,与自己麾下铸炮厂的速度完无法比拟,更别说生产出来的火炮威力了。
多亏了石碌那边源源不断的矿石运送过来,当然,其中也有李天养大把大把银子挥洒出去,砸得海大富心神恍惚的关系,让他不由自主地加派人手为洪门开采铁矿,甚至就连自己的主业釆铜都给荒废了。
到了十月,洪堂麾下十艘“杨帆式”战船忠于被李天养副武装了起来,装其上装备了相当于西方三十磅炮的主炮十门,十八磅炮三十门,九磅左右的火炮二十门,分别固定在“杨帆式”战船的上下两层甲板当中。
而且因为材料坚韧而更合适的关系,这些洪门自己铸造的火炮远比西方人所铸造同规格火炮要轻省得多。
比如十八磅炮,西方人铸造的大炮普遍在两千斤左右,而洪门铸炮厂生产出来的大炮重量却只有一千余斤,一下子就轻了数百斤。
仅是这几十门大炮重量所带来的优势,就让洪堂“杨帆式”战船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物资,比西方人更加持久。
作为准二级战列舰,洪门这十艘费尽李天养心血所打造出来的仿西式舰队,至少能让洪门在南海当中一直保持住他们强势的地位。
要知道,当初荷兰
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红毛夷所率领的的十三艘各式西洋海船,就已经在大明海疆中纵横驰骋,所向披靡,就连洪门也只能被动应战。
若非当初荷兰人人数稀少,被洪门端了老巢,加上当时荷兰舰队指挥官频出昏招的话,说不得光是打游击战和围困战,洪门就会被对方给绞杀。
舰队武装完成,而洪堂水师将士们这些年来虽然战事渐少,可是相比洪门其他部门的涣散,作为李天养手中利器的他们倒是没有闲废,而是一直在熟悉着“杨帆式”战舰的性能和操作技巧。
都是海上操舟的老手了,西方战舰最麻烦最消耗人力的地方却是船上大大小小十来张软帆硬帆之上,如何控制操作是其中难题,但是却难不住这些以海为生的汉子们。
两三年功夫下来,洪堂操作“杨帆式”战舰的战士们,就算拿出去与西方精锐舰队中点水手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