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了。
恭儒山庄担任了此次他们兄妹见面的主要组织。
前文说过,这恭儒山庄可是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帮派,这帮派网罗江湖上的众多高手,黑白通吃!
所以这恭儒山庄的办事能力也是不消说的。
要想让这兄妹两见面,安排前太子来南都太危险,福康帝的卫队可不是吃素的,福康帝也有自己的情报网络。
马丫不能单独行动,她哥哥又不能为了见一面马丫冒着生命的危险,这事让冯清卉很是犯难。
她跟恭儒山庄庄主商议,打算利用王姨娘到庙里进香的机会,让她带着马丫在庙里跟她的哥哥见面。
但是林孝主还是有所顾虑,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走这步险棋,谁知道香客中有没有福康帝的暗探?!
然而事情总是有转机的。
话说福康帝对北城的感情很深,而且北城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福康帝一直想迁都北城。
这个想法在福康帝心中早就有了,从夺了侄子的帝位开始,他就有了。
福康帝在南都做皇帝,总感觉心虚,觉得自己的帝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即便十来年过去了,虽然有些大臣表面上对自己是俯首称臣,如果这个时候惠武帝如果有能力跳出来,他们是一准反水!
福康帝想迁都北城的决心与日俱增,这事已经开始落实,福康帝派大臣在那边早就选址盖了宫殿。
这对于不愿做官靠做生意挣钱的二姑太太家而言,真是大好的机会。
他们开始拿出钱财在到处都是风沙的北城买地盖房。
到了福康帝下决心,力排众议,迁都北城的事情有了定论,大爷就急了。
大爷也是个生意鬼,他想挣钱啊,自己的二妹夫李潜曾经劝他在那边投资,他没有去,觉得那地方风沙太大,福康帝只是说说,不可能把都城迁往那里去,再说朝廷里有许多大臣反对。
然而这回,不一样了,这回福康帝是下了决心的,福康帝在朝堂上说了,若有不愿迁往北城的大臣,可以辞官回家,于是众臣默然了。
谁愿意丢官啊?!
都不愿意丢官,那就得跟着福康帝迁往北城,想象一下吧,到时候,等到北城皇宫建好,北城需要宅基地的需要房子的人那得多少人啊?随着市场的大量需求,房价以及地价得飞涨啊!
大爷自从得了福康帝要迁往北城的这个确切消息,他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也就是说,这消息马上就会传到北城,到时候那边的地价,往上升吧,很可能是一天一个价!
时间就是银子啊,时不我待呀,大爷跟老爷商量后的第二天,便带着随从急不可耐地往北城考察去了。
话说大爷走了不久,孙府又接到大姑爷来信,说自己的娘今年七十大寿,希望老丈人携同全家老少前来热闹一番,自己的爹想念亲家已久,想借这个机会,跟老丈人在一起谈谈心,小酌几杯等语。
都是场面上的客套话,谁出礼还带着一家老小?又是这么远,信里的意思无非就是通知孙府有这一头礼要出。
这是必须要去的,但是老爷去,那就是个笑话了。
老爷毕竟在朝为官,总不能说请假去吃碗寿面吧?再说,老爷还比亲家母大一岁,给她过寿?她想得美!
不管怎么说,按理孙府还是要去人的。
老爷老太太考虑来考虑去,觉得大爷虽然去了,可他原先是不知道周大清的祖母要过七十大寿。
大爷去北城,自然是要到周府去拜访的,妹婿家么,没有不去的道理!
但是大爷先行走了,又没有备些礼去,若是要大爷在那边准备礼物,即便在那边出礼,好像显得孙府有些随便,对亲家不够重视。
所以老爷就决定,再派个府里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