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靠山。
大奶奶只要跟在大厨房管事的油光满面的姚妈打个招呼,姚妈要想挑郑大家的错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也就是她做啥啥不行,老是这么打小报告,一句话,走人!
郑大家的被赶出了孙府,赋闲在家,就不遭丈夫以及儿媳妇的待见,她只好又出来揽些有钱人家的衣服帮人家浆洗,这才有了点事情做不至于在家吃闲饭。
可是,洗衣服那就不能停啊,停了人家下次就不让你洗了,生意就被别人揽去了。
这其它季节还好说,可这大冬天的,不管西北风多大,不管冻上得有多厚,她都得洗。
这样的辛苦,让她苍老了许多。
有人就说,当初要不是那一巴掌,她在孙府就是不当红,那也不至于这么辛苦啊,她现在这个差事,连孙府最下等的丫鬟都不如。
那下等的丫鬟,做粗活的丫鬟,有时候主子还给予温暖呢,大冬天的还赏她不穿的旧棉鞋棉衣穿呢。
有人就分析,说这马丫不亏是公主,具有大家风范,不跟郑大家的计较。
有人就说这还要怎么计较?郑大家的离去,真的是大奶奶把她给弄走的?
这么一说,于是众人就想起马丫被她打的第二天,马丫的那半边脸上涂上了黑黑的药膏,当时还有许多人不解,说马丫这么漂漂亮亮的女孩子,在脸上涂那玩意干嘛?多丑啊!
现在回想,她们的心里就凉飕飕的,她们就觉得那个时候马丫小,这主意一定是花姐出的,马丫的脸上丑是丑了点,但是二爷知道后,把大奶奶好一顿骂,大奶奶心里窝火,不得不让郑大家的去了外面的大厨房干活。
她们就觉得,之后大奶奶的一切霉运,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提到花姐,大家都不说话了!
因为谁也不敢说花姐的坏话,花姐现在比府里的主子还令她们害怕。
害怕是因为花姐把大奶奶耍得团团转,让大奶奶丢尽了颜面还得对花姐赔笑脸。
原来以为花姐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她们不这么想了,现在她们想的是,花姐傍上了大靠山,这话大靠山就是马丫。
马丫是惠武帝的女儿,是公主。
话题继续向外延伸,于是她们就想起了静公主为什么出手救马丫了,原来静公主是知道马丫真正的身份的呀?!
她们伸伸舌头,马丫是惠武帝的女儿,如今却在莲儿身边,在福康帝的孙子身边,她意欲何为?
······
就是这样的一番议论,马丫心里能不烦么?
马丫知道,她堵不住别人的嘴啊,这个消息,将像风一样传的快,她得准备应付啊!
马丫她怎么也没想到,孙府老爷对于大爷的怀疑,对于大爷最后的追问,他的出发点是想提醒大爷,要他处处管制孙府的子孙,千万不要与马丫为敌的,老爷出发点是好的。
可没想到马丫的身份在孙府传疯了。
而且还在往外传。
往外传是因为孙府的下人谁还没个亲朋好友?谁还没个丈夫啥的?
有的人是不传的,但是有的人唯恐别人不知道,那是逮谁跟谁说啊。
马丫虽然知道传言不能当着证据,但是这话传到大臣那里,特别是老臣那里,就像老爷这样的年纪,还没死的。
惠武帝时代离现在才二十几年,还不到三十年。
仔细算一下,福康帝二十二年,大高一年,基儿才三四年!
这么一算,才二十五六年啊!
二十五六年前,惠武帝时期的朝廷大臣还在的那不在少数。
他们原先只知道惠武帝有一个女儿,身体不好,过后是因为她年纪小,又秘密地被养在庙里,由道士调养,所以大臣们对她的印象才模糊,知道婉儿的没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