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十一月中旬,曹鼎蛟终于带着人马赶回了大同,如今天气渐寒,北方也开始逐渐进入冬天了。
曹鼎蛟不仅带回了大批的粮食,还带着皇帝陛下的旨意北上,曹鼎蛟被破格允许在山西组建一支十万人左右的北伐大军。
崇祯皇帝还说有惊喜在等着自己,曹鼎蛟估计自己要来的大将已经赶到了山西了。
大同府,新任的大同县令张煌言正在吩咐衙役清扫大街,前日就有骑兵来报,按察司按察使曹鼎蛟,游击将军吴三桂携皇太子殿下北上,今日就要到大同了。
张煌言可谓是明末东林党中为数不多的闪光点了,不仅有能力而且算得上是南明的中流砥柱,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可不是抽烟,烫头,喝酒那位,那是大明朝的于少保,(狗头保命)
历史上张煌言曾任山西盐运司判官,官至刑部员外郎。
如今山西大同文官队伍缺人,曹鼎蛟又向崇祯皇帝申请了此人来加入了北方添砖加瓦的事业。
故此崇祯皇帝才让张煌言外放大同,由一个举人身份担任大同七品知县,算得上是升了半级。
然而,张煌言并不是山西的主角,在他前面更是有一个个大佬罗列,他们都在大同城门下攀谈着,张煌言也只有在旁边旁听的资格,并没有插话。
“嘿嘿嘿,鼎蛟才几个月的功夫就换成了太子少傅,但真是羡煞老夫了。”
“亨九兄,莫说是你,咱们大明朝的文人,哪个不羡慕啊?曹鼎蛟这小子倒是好大的福气,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啊。”
“唉…,就由着这小子瞎胡闹吧,到时候要是教坏了太子殿下,老子非得扒了他的皮抽他的筋不可。”
“嘿嘿……,老夫是不管你们怎么瞎糊弄了,反正老夫是打定了主意,在大同这边颐养天年了,美方的事还要靠你们几个。”
“哒哒哒………”
官道上出现了一个庞大的车队,这些官员们立刻翘首以盼,把目光投向了那股巨大的人流。
“来了,走,咱们去瞧瞧热闹。”
曹鼎蛟骑着高头大马在前面带路,马车实在是让他受不了,没有减震系统不说,这官道实在是太差劲了,早就该修路了。
曹鼎蛟本来还在半睡半醒之间趴在马背之上,他锐利的眼神瞅了一眼不远处的大同城墙,又正好看见了城墙下面那些穿红带绿的大员,突然曹鼎蛟猛地一下惊醒。
吾草之,这是何等的牛逼吾操……
曹鼎蛟揉了揉眼睛,最前面那个老头没什么印象,旁边的那位大臣叫做洪承畴,洪承畴的旁边则是曹鼎蛟的叔父卢象升。
曾经号称大明第一文人的卢象升,抱歉之前文人之中真的是找不出一个比他更能打的人了,不过,曹鼎蛟来了之后,他只能窃取第二了。
曹鼎蛟静音接着往下面扫去,赫然发现自己的叔父也在这群大佬的队伍之中,曹文诏,曾经的军中第一猛将。
几万人中都能杀个七进七出,还有自己的兄长曹变蛟也在旁边沉默不语。
对于曹文诏身后那些军中的叔伯曹鼎蛟倒是有一些印象,不过旁边那些人就不怎么认识,看着人家的身着打扮,品阶一定不会低。
可以这么说,如果金兵这时候丧心病狂地带着十万人在大同来一波不死不休的攻城,那么大明的架海紫金梁,今天玉海柱得倒一半。
曹鼎蛟赶紧对着旁边的大舅子吴三桂说道
“哇,大舅子,叫兄弟们精神点,快去操练起来。”
吴三桂差异的看了他一眼,言道
“曹兄,你这是怎么了?大月有什么情况么?”
曹鼎蛟做出了个隐晦的手势,指着大同方向说道
“咱们大明朝的几大总督总兵都在那边呢,咱们该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