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愿不愿意指点,晚生感激不尽!”王岳知道,阳明公的本事可不是花拳绣腿,更不是二十八秒被打倒三次的太极大师,这是正儿八经的杀人本事,王岳露出了极度的渴望,眼睛都冒光了。
王阳明呵呵轻笑,真没想到,这小子竟然喜欢弓马骑射,这个时候,好武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少见了。
而且王阳明又想起了自己,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练习骑射的吧!
“你想学骑射,自然是可以。咱们边走边聊。”
接下来的旅途,王阳明毫无保留,讲述了自己的学武过程。
在余姚老家的时候,他只是一心读书,还没有想别的。一次偶然进京探望父亲的经历,让王阳明彻底痴迷上了兵法。
那一年,他独自游览了居庸关,回来的时候,就愤然写下一番话,“儒者患不知兵。仲尼有文事,必有武备。区区章句之儒,平时叨窃富贵,以词章粉饰太平,临事遇变,束手无策,此通儒之所羞也!”
只会文采斐然,遇事却束手无策的腐儒,是王阳明所鄙视的,他立志成为通儒,所谓通儒,首先就要精通文武!
这是王阳明给自己的要求。
“当年太宗皇帝迁都北京,虎视塞外,横扫草原,何等雄哉!以此为都,固然是上上之选,而自从土木堡之后,大明已经无力出塞,靠着九边自保,天子和群臣时时都在鞑子的威胁之下,连年入寇,连年心惊胆寒,真是让人汗颜。”
王阳明无奈道:“既然定都北京,就不能一味防守,即便是损兵折将,也要打下去,唯有不停发动攻击,才有安宁可言。不然就只会成为任人宰割的牛羊!”
王岳迟疑道:“先生的意思是不计代价,不断攻击吗?”
“对!”王阳明坚定道。
王岳不解,“先生,当年太宗皇帝五征大漠,很多人都说是劳民伤财,尤其是后几次出征,根本没有斩获,是太宗好大喜功啊!”
王阳明哈哈大笑,“你不是一向不信文官吗?他们这个论调,你怎么会相信?”
“哦?”王岳大惊,“难道太宗皇帝远征大漠是对的?”
“当然是对的!”王阳明道:“只要大军出动,横扫草原。蒙古部落为了躲避大军,就不得不迁徙,放弃水草丰茂的草场,前往贫瘠的大漠。牲畜吃不饱,母牛母马流产,牲畜数量锐减,反过来又会饿死无数人。而且越是往北,就越是苦寒,能养活的人就越少,久而久之,鞑子就无力维持,不免四分五裂……战场的胜负,岂能看斩获多少!”
王阳明停顿了半晌,又道:“若是仁宗和宣宗,能延续太宗皇帝的做法,又怎么会给鞑子喘息之机,又怎么会有土木堡之变……”
王阳明痛心疾首,而王岳却目瞪口呆。
我的老天爷啊,阳明公的战略眼光竟然是如此之高,不计代价,不论胜败,一直打下去,这不就是汉武帝的做法吗!
貌似朱老四也是这么干的,只可惜他驾崩太早了,没能坚持下去。
而王阳明的高度,居然能和汉武帝比肩,真是够牛!
王岳低头思量,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整个三观都在重组之中。而这时候,突然,王阳明纵马而出,冯悍等人稍微迟疑,也跟着冲了过去。他们的目标,是远处的几个黑点。
王岳很傻眼,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谁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啊?
王阳明纵马狂奔,已经越来越近了,他举起弓箭,凝神定气,连着三发,有三个人从马背上滚落,冯悍等人急忙冲上去,将三个受伤的人抓起来。
这一次冯悍是彻底服了,他神色慌张,跑到了王阳明的面前,“部堂大人,都是真鞑子,该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