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的含义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那么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是会发生。
俄罗斯帝国现在就是这样。
或许再使用“俄罗斯帝国”这个名词已经不合适了,不过无所谓,反正现在的临时政府也存在不了多久,鲁登道夫决定将某人送回俄罗斯的时候,临时政府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罗克预想中最坏的一种情况正在发生,温斯顿之所以同意尼维勒发动春季攻势,是想给俄罗斯帝国继续作战的信心。
结果尼维勒的春季攻势以法军的哗变而告终,英国远征军付出惨痛代价才勉强维持了西线的均衡,这个结果不仅没有给俄罗斯帝国足够的信心,反而加速了临时政府的垮台。
就在英国远征军浴血奋战的时候,俄罗斯帝国的情况在不断恶化,圣彼得堡越来越紧张,克伦斯基本来承诺会在四月份发动进攻,配合尼维勒的春季攻势,但是新年之后,俄罗斯帝国每个月有大约35万士兵逃亡,在克伦斯基宣布废除逃兵的死刑之后,逃跑的士兵增加到近百万人。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克伦斯基依然竭尽所能调动军队,向德国发动了一次近似于“自杀行动”的进攻。
英国远征军在比利时的胜利还是鼓舞了克伦斯基,虽然法国陷入崩溃中,但是英国远征军表现不错,给了克伦斯基一定信心。
促使克伦斯基发动进攻的另一个原因是英国政府给予俄罗斯帝国每个月2000万英镑的贷款,联合政府成立后,劳合·乔治声称,如果临时政府退出战争,那么英国就将取消给临时政府的贷款,并且要求俄罗斯一次性归还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给予俄罗斯的所有贷款。
克伦斯基是个从来没有想过赖账的好同志,也没有人敢赖大英帝国的帐,除非是这个国家准备成为世界公敌,所以临时政府不得不继续留在协约国坚持作战。
4月25号,就在英国远征军向列日要塞进行试探性进攻的同一天,克伦斯基调集20万部队,1300门火炮,想东线德军发动了1916年的第一次进攻。
进攻以俄罗斯军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虽然俄罗斯军队的损失很少,只有17万人,和之前动辄数十万人的伤亡相比不值一提,但是这次进攻的失败严重打击了俄罗斯士兵的士气。
前线战败的消息传回圣彼得堡,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圣彼得堡再次陷入混乱,刚刚成立了不到两个月的临时政府垮台,掌握权力的新政府在上台的第二天就向德国提出了一个不涉及领土吞并和赔款的和平条件。
这个条件马上得到了德国的确认。
不涉及领土吞并,那就意味着德国不需要从世界大战爆发后占领的土地上撤走,这些土地大约相当于两个法国那么大。
德国本来就没奢望从俄罗斯帝国得到赔偿,世界大战爆发后,尼古拉二世成为德国的运输大队长,德军在东线缴获的军事物资,有力的支持了德军在西线的作战,联想到德国和俄罗斯的长期以来的关系,让人不得不很怀疑,俄罗斯帝国在世界大战中的真实立场。
七年战争末期,俄罗斯帝国的彼得三世登基后,马上下令停止了和普鲁士的战争,并且在不久之后和普鲁士结盟,彼得三世把当时的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大王称为是“我的国王、我的主人”。
彼得三世的妻子,也就是叶卡捷琳娜,未来的凯瑟琳大帝发动政变干掉彼得三世之后,俄罗斯帝国继续在跪舔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整个俄罗斯帝国的“普鲁士化”,一直到亚历山大三世登基后才逐渐停止。
现在俄罗斯临时政府又提出了一个最有利于德国的停战协议,这让德国简直喜出望外。
在俄罗斯新政府提出和平谈判的第二天,德国和俄罗斯新政府就达成协议,俄罗斯新政府宣布退出战争。
这下轮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