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道德经(3 / 4)

正好体验下道教的氛围。”

少年郎摆了摆手继续俯身撰写着后面的章节,颇有废寝忘食的意味在里边。

夕阳落到少年郎的侧面,可见细微的绒毛,为余下五官的轮廓镀上一层微光,一双清亮的眸子正望着木板上的书籍,口中轻咬着笔头,凑近一些看俊郎的脸蛋上还有乌漆墨黑的墨渍。

“好俊郎的小道士!”

几个模样俏丽的姑娘正坐着马车往小镇的方向赶去,刚刚掀开车帘便刚好迎面看见这一幕,下意识的捂嘴惊呼道。

“哪有,这明明是书生!”

很快又传来一个小姑娘的娇嗔怒声。

“哪有道士身边还跟着一个和尚的,所以肯定是书生!”

小姑娘望着那干枯的寂上老僧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可后者却回以一个如沐春风般的笑容,小姑娘也是讪讪地笑了笑,回过神来觉得那模样干枯的老僧也没有那么恐怖吓人。

“道士!”

“书生!”

车厢中两个小姑娘竟是争论起来。

“好了!”

“不要闹了,依大姐的眼光来看那明明是个俊郎的小道士才对!”

“你看那蓝底青衫的道袍。”

“再者来说书生大多都是一股子迂腐气,呆板得很!”

“当初老爹就是这般说的,哪有我们江湖儿女来的大气!”

“哪有这小道士身上出尘的气质?”

十五六岁的姑娘用双手托着下巴顿窗口,怔怔的看着那个俊郎的少年,话音刚刚落下,那身穿宽松道袍的少年郎似乎心有所感抬起头来,不知不觉间脸颊染上了一丝红霞,不知是天边而来,还是少女的羞涩。

“道士?”

“气质?”

少年郎望着自己的行头,又看了一眼车厢中安安静静躺着的惊蛰剑和春分刀,了然一笑,可隐隐又觉得有些不对。

“姑娘,可有铜镜?”

少年郎起身开口道。

“啊……”

“哦……”

“有的!”

车厢里十五六岁的姑娘诧异的指了指自己,看见少年郎点头之后,慌忙合拢车帘,一阵翻箱倒柜的声响传出,隐隐又金铁之声,想来那姑娘也是习武世家。

几个呼吸后,那姑娘低着头将手伸出车外,白皙的手中握着一面鎏金的铜镜,少年郎斜着身子接过铜镜望着那姑娘竟紧咬着下唇,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般。

“谢过姑娘!”

少年郎接过铜镜很是洒脱的道了声谢。

可还没来得及照镜子,车厢中便传来一阵铜铃般清脆的笑声,那年纪不过八九岁穿着大红袄子的小姑娘笑得前仰后合。

少年郎举起铜镜一看,整个人愣住了,满脸全是乌漆墨黑的墨汁,可这并不是让少年郎怔神的地方,而是眉宇间那一丝丝冷冽,那种生人勿近的气质,似乎已经消散许多。

气质如同磁场一般,

看似虚无缥缈,却又真真切切的存在着,有巨富之家子弟远远瞅着便是不差钱的主,有王公贵族子第言谈举止中都透着一股不俗的气质。

更有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当权者,更是如此,盛怒之下满朝文武百官战战兢兢,除了那人的地位和权势之外,还有一股看不清摸不着却又时刻影响着人感官的气存在着。

而少年郎的气质,

那是江湖捉对厮杀,战场无边杀伐余下的痕迹,可眼下似乎淡了许多,在一身道袍的陪衬下那眉宇一缕缕的冷冽已经微不可见。

并非消失于须臾之间,而是从某种意义上言这是心境的变化,这几日自己在撰写道德经的同时,似乎藏在心底的那股子暴戾的情绪也被压下,整个人心思纯净,念头也通达起来。

“难不成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