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那大清不但承认大明的官职、功名,甚至还一再明确说明不强制明人剃发。那陈锦本人虽然剃发了,但人家是汉八旗,从龙早,和大伙儿本就不一样。而且那济南的方抚台不是也说了么,不剃发!就连官服还穿着大明那套,只要心在大清即可。
条件都这么优厚了那还等什么?晚了的话说不定人陈抚台不高兴了,以后大家通通赋闲回家,那还玩个屁啊!因此,登州城内一干无节操的文官胥吏们纷纷吵闹着要投降,可奇葩的是原本是土匪出身的杨威杨副总兵却比他们多了那么一点节操,他不愿降!或者说他暂时不愿降,似乎还在观望风色。
天杀的!这个时候还观望什么风色?难道青州城里以赵应元这个伪顺余孽为首的泥腿子、江洋大盗们会成事?别说笑了,他们要能成事,那东岸黄衣贼岂不是能打到沈阳去?唔,说到东岸黄衣海寇大家就纷纷牙疼,登州城里的诸位缙绅哪个没受过他们的盘剥勒索,哪个没被他们抢夺过佃户?真真是贼寇性子,与那闯逆是一个路数,难怪会当那啥劳什子宁海防御使,早晚被大清王师一鼓而荡。
不过无论登州城内的文官缙绅们如何恼怒、纠结、蛋疼,掌握着刀把子的杨威杨大人不降,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在旁边多劝两句了,指望杨大人早晚想通,然后带着大家舒舒服服地投降我大清,也能保住大家的前程不是。文官们算计得是不错,可没想到前阵子我大清的王师在安丘城下吃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败仗,如今山东的形势再度微妙了起来。
南明的军队至少表面上在河南打得有声有色,比如总兵刘洪起、许定国等人率领的地主乡勇武装以优势兵力欺凌当地的小股大顺武装,并不时传来捷报,如今日克复某地、明日击杀某伪官、后日击溃“数万伪军”等等。这些消息自然也会传到邻近的山东等地,当地士绅虽然一看就知道这些所谓的捷报中水分颇多,比如按照捷报上说的话南明军队击杀的伪顺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人,这怎么可能!不过这些河南当地的乡勇武装打了一些胜仗倒也是事实,虽然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仗,但也令他们内心之中起了一丝波澜。当年大清军队也曾几次入关,也一样势如破竹,不过最后都退了回去,没准这次也是这样呢?你看他们竟然连那帮东岸海寇都收拾不了,反倒是损兵折将,听说连被封为副将的张汝行都军破身死,这真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如果这大清朝再这样下去的话,自己恐怕还真要早做打算了。
不过唯一令人感到些许遗憾的也许就是河南的这些胜仗竟然都不是朝廷经制之师江北四镇打出来的,而是由河南当地的地方乡勇武装所完成,这多少令他们有些担心。朝廷正规军队羸弱至此,竟然还不如乡勇,这可如何是好。
而这场战斗同样在青州城内的各路武装首领们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待清军粮尽退兵后,外患尽去的各路首领、当家的、盟主们便对下一步的行动展开了争论。有人主张趁着清军退兵的大好时机去山东广阔的乡间闹上一闹,有人则主张东进登州府投靠东岸人,当然更多的人还是主张留守青州。赵应元这厮虽然是此次抗清行动的召集人,但威望也就那样,他镇不住这些七嘴八舌的各路豪杰们,因此只能有选择性地拉拢一些与他的主张比较相近的人。
赵应元这人说实话还是有些野心的,这从他强行拥立衡王就可以看得出来。不过此人意志不够坚决,清军势大就奴颜婢膝想要投降,清军若是势弱就不屑一顾,这种降叛不定的人谁能看得上他?清军抓到了估计也是一斩了事,这种人志大才疏,既没什么能力,也认不清眼前形势,败亡只是早晚的事。听说他最近还在联系驻兵江淮一带的明总兵刘泽清,似乎是打算在南明那里谋个职位。
不过他也不想想,他已经拥立了衡王,再和福王一系的南明勾勾搭搭,这怎么看都属于脑子不正常的人所为。也难怪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