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潘帕(十九)(2 / 3)

任何烘干窑快速烘干的木材,理由是烘干的木材质量不可靠。因此,将来出口到国内的木材只能给本土那两家造船厂造造商船和渔船了,实在不行还可以给本土木材加工厂用来制造马车、工具、家具、枪托等部件。

对于技术人员们提出的这个建议,史钦杰只是稍微思考了下后便欣然同意了。没办法,新华夏这边不像本土有平安煤矿源源不断供给过来的煤炭,像烧砖都只能让奴隶们自己去收集柴草晾干后拿来烧。仅有的一些本土运过来的煤炭也被石灰窑和水泥窑拿去烧石灰和水泥用了。可以说,要想在新华夏地区发展任何高耗能的产业如非必要一般都不会得到史钦杰的允许,因此此次技术员们提出使用砖窑厂排出的废热气来烘干木材着实是对了他的胃口了,无他,主要是省了很多燃料。

虽然雨季不便施工,但木材加工厂仍然利用雨季几个月内难得的一些晴天天气在原本已经平整好的土地上搭起了许多木制遮雨棚。而遮雨棚下,许多八旗奴隶们正在修砌厂房,最近由于修城墙占用了大量的砖头,木材加工厂分到的使用配额很少,大概一天只有不到两千块的样子,因此进度一直不快。为此,工厂的负责人趁着史钦杰前来视察的时候开始大叹苦水,抱怨建材不足,他很难按时完成任务等等。

工厂负责人的抱怨史钦杰很清楚,他们完不成任务就会遭到自己的考核,此时向自己诉苦也算是提前打预防针了。史钦杰对此事也是哈哈一笑,就此揭过,毕竟这事确实也怪不着人家么。

不过说到这个红砖不够,确实也是一个制约如今新华堡发展的重大问题。按照现有的那座小土窑的产量(年产三百五十万块),这砖头还真是不够用,不说别的,这修城墙就是一个消耗砖头的超级大户啊。史钦杰算了算,要是正在修建的城墙不大量掺杂石块而全部使用现有的大号城墙专用砖(大小是标准砖的4倍)修建的话,每米城墙大概要消耗两千六百块砖头。这个消耗量是惊人的,要知道本土每年产砖数量将近11亿块,却仍然不敷使用。这不,这两年陆续新建的几个定居点的城墙要么还没有完工,要么修建的也都是区区数百米的小城堡,就这还是在大量使用了石块和木头混合的情况下呢。

因此,新华堡的建设与其靠从本土运砖头(每艘运输船运二十万块标准砖)来建设,还不如立足于自身大力在本地烧砖呢。当年南非河中堡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莫茗和刘昂二人利用本土运来的砖头立了好几个小土窑,然后再驱使大批土著们去采石,就这样一开始修建的也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城堡,后来建材富余后几经扩建才有了如今的这副模样。

“真是个头疼的事啊。”史钦杰也有些着急,谁让自动制砖机到现在还没能弄出来呢?要是让这边的奴隶们手工去做砖坯,即使让他们一人一天工作14小时,那一个人一天也就能做个一两百块砖坯出来,更别提一开始那些笨手笨脚的奴隶们很可能还达不到这么高的劳动效率。而且,目前的小土窑的容量也是有极限的,一次也就能烧个三万多块砖头,烧一次就要三天,年产量撑死了一年也才三四百万块,这还不够填牙缝的呢。

“看来上轮窑的事情要抓紧了。”史钦杰暗自寻思着,“嗯,雨季一结束就开工。接下来一阵子烧的砖头都得存着,这次运过来的一批耐火砖也得留着。最初规划的年产1500万块标准砖的轮窑看来还是保守了一些,最好能和本土的看齐,年产三四千万块,那样我干啥就都有底了。接下来修城墙、修房屋、修码头、修水利灌溉设施、修炮台甚至修工厂,哪样不得用到海量的建筑物资啊。愁都愁死我了,也不知道那些欧洲国家的土鳖们每到一个殖民地是怎么建据点的。难道一开始就和那些土著们一样先搭茅草棚子、木屋什么的对付个一两年再说?还是大量驱使当地的奴隶们开山采石造屋?”

看完了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