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先生,您要的报纸来了。”东方港十月大道的英国大使馆内,新任英格兰王国驻东岸大使刚刚吃完早餐,仆人便按照他的习惯,将昨天购来的报刊杂志送了过来。报刊杂志都是近期出版的,涵盖各个领域,可以说市面上能买的都买来了,由此可见英国人搜寻东岸信息的力度还是很大的。
约翰·斯科特是去年年底刚刚上任的,原本的驻东岸大使回国担任一家由化学工业投资者组成的委员会的顾问。化学工业,在英格兰还是一个新鲜名词,但在东岸却已经慢慢发展了很多年了。他们可以通过不断改进的生产线以令人吃惊的低成本生产硫酸、盐酸、纯碱等市场需求量很大的化工产品,同时还能分离煤焦油中的许多成分,甚至就连宝贵的硫都能回收一部分,技术确实已经到了令英格兰人需要仰望的程度。
英格兰人成立的这家委员会共由二十多位大大小小的投资商组成,先期筹集了大概十五万镑的资金,打算仿效东岸人,建立规模化的纯碱生产工厂。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英格兰人看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尤其是纯碱的工业化生产,需要海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单靠任何一位个人投资者可能有些吃力,因此不如集结众人的力量,集中进行攻关。如果产生了成果,那么按各人的投资比例分享收益就是了。
其实,英格兰人也明白,像东岸那样由政府牵头组织,成立一个产业发展基金,对各种新产业进行指导和投资,似乎才是最靠谱的。但这事在东岸行得通,在英格兰却决计行不通!商人们才联合起来压制住王室没多少年,怎么可能又将其放出来呢?要知道,这种事情可是会极大强化王室权威和影响力的,是这些阔佬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宁愿由他们控制的国会拨款来成立这种产业基金,但代表其他行业的议员们肯定不会同意。理由也很简单,凭什么我一个建筑商人出钱来帮你发展化工产业?
所以,这是制度的缺陷,在目前看来是无解的。现今的英格兰国会,完全就是一帮抱团取暖的商人或下级贵族们的集合体,大家在对付王室上面达成了共识,因为这事关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但如果说具体发展某一项产业,并且还为此在全国范围内征税,这就有的扯皮了,大概率无法通过。
说来说去,还是得自己想办法!由相关利益方自己成立协会,自己组织资金,自己进行研发,成果(如果有的话)自然也是相关投资者自己分享了。
约翰·斯科特将手头的报刊杂志归了一些类。他没有先看经济和商业方面的新闻,而是首先选择政治领域的报道。他坚持认为,东岸的强大在于其体制,而不是技术。比如他们可以以国家财力为后盾,扶持一大帮企业的发展,或给予补贴,或减免税收,或技术援助,总之手段很多,企业的技术攻关速度也很快。再比如,他们和英格兰一样有一个贵族议院,但执行这个议院意志的却是一个九人集体,遇事表决简单多数即可通过,非常高效。
英格兰在这些方面就不行了。他们国会一般不开,平日里阔佬议员们在各地忙着自己的生意,只有遇到大事时才会聚集一堂,开会讨论。而英格兰至今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财政及税收制度,政府只能收到少得可怜的一点税收,用于维持公务员及少量军队的运转。一旦没钱了,再向国会求助,或者临时开征某税,或者由议员们以“援助金”的名义摊派出钱,可以说是公私不分,非常粗疏——当然议员们对此也无所谓,他们平时也不缴什么税,国家本来就是他们的玩具,有事时出点钱也很正常,反正过后还能大把赚钱。
约翰·科特本来觉得这没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这样的,联合省因为战争发债加税,中国的大明也有“辽饷”这种临时性税收。但在看了东岸成熟的征税体系后,他真的很受震动,他们对全国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虑到民众的生活,然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