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 / 3)

的塞尔柱突厥被帖木儿一战击破,二十万大军土崩瓦解,苏丹皇后被迫给帖木儿的文臣武将们跳裸体舞,其中发生了什么不用多说,国家也被分裂为四块,这简直就是奥斯曼帝国史上最大的耻辱!

也就是他们命好,不然的话,怕是没有重建帝国的机会了。因此,他们对蒙古人的观感实在很差。尤其是这些卫拉特蒙古人到了高加索后,一点不客气,一点不把自己当客人,反倒是四处出击,将当地的山民们打得屁滚尿流,占了好大一片地盘。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苏丹名义上的附庸,是奥斯曼人花费了几代人时间才渐渐培养出来的绿教徒,如今被打得如丧家之犬一般,苏丹陛下心里能好受吗?更让人恼火的是,卫拉特蒙古人还非常顽固,多次拒绝帝国派过去的阿訇,坚持信仰黄教,与西藏这个宗教圣地来往不绝,这简直就是当面打脸。

虽然卫拉特蒙古的阿玉奇汗在东岸人的劝说下每年都给伊斯坦布尔进贡,并且尊奉奥斯曼帝国苏丹为宗主。但问题是,世上有如此桀骜的附庸国吗?卫拉特蒙古人真的把奥斯曼土耳其当做宗主国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与奥斯曼相比,华夏东岸共和国倒更像是其宗主,这对苏丹来说简直比吃了苍蝇还要恶心。

也就是现在俄罗斯人在整军经武,不但陆军操练得颇为精锐,海军也在组建之中,奥斯曼帝国的北方压力增大,还得靠卫拉特蒙古人的那几万骑兵帮忙。不然的话,苏丹可能就要下令集结军队,给阿玉奇汗一个教训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捏着鼻子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宗主。

以上三点,其实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奥斯曼帝国之前出于种种原因隐忍了下来,但忍了这么久,火气是越来越大。因此,最终还是召见了东岸大使,要求他们约束威尼斯人,并且让卫拉特汗国开放宗教信仰。当时语气似乎还不是很客气,结果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东岸国内,并且被报纸报道了出来,让东岸普通民众对这个国家的观感也差了不少。

这个时候,居住在东岸的上万名土耳其裔也受到了牵连。民间甚至有小道消息,这些人表面上是道教徒或无信仰人士,但私底下仍然信奉着绿教,这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尤其是那些经常看报纸的城市中产阶级及军人们,他们中道教徒的比例极高,影响力也非常大,这进一步加重了土耳其裔国民的艰难处境。

不过巴耶济德倒似乎不怎么担心。因为东岸政府并没有任何动作,甚至还压制了民间不满的声音。或许在他们看来,奥斯曼帝国仅仅只是发了一些小脾气吧,只要贷款在按时归还,商业在正常进行,土耳其政府也没有妨碍东岸船只的航行自由,那么就一切照旧,为什么不呢?

巴耶济德很清楚,东岸离不开奥斯曼帝国在东地中海的帮助,奥斯曼帝国也离不开东岸的金钱和武器,双方整体上而言合作大于分歧,并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便现在东岸人在亚平宁半岛投资甚多,意大利行情看涨,但那也只是东岸政府需要干涉西欧事务罢了,并不是冲着奥斯曼帝国来的。

再者,因为外交上的口角而迁怒国内的土耳其裔国民,实在是没有理由。他们事实上在来东岸之前都是伊斯坦布尔政府的迫害对象,绝大多数人对苏丹及其走狗是没什么好感的。他们选择来到东岸,基本上就意味着已经抛弃了过往的一切,大部分人的孩子甚至都已经不是绿教徒了对他们发脾气实在不应该。要知道,就这一万多土耳其移民,当初就为东岸带来了超过三千万法币的资金。这些钱,基本都投在了东岸国内及海外殖民地,为东岸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

巴耶济德这次带过来了大量金钱,其中既有哈吉造币所铸造的第纳尔,也有奥斯曼帝国自己铸造的金色庚,甚至就连威尼斯铸造的杜卡特都有,全部在青岛商业清算银行内兑换成了东岸法币。说实话,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