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8年5月1日,大西洋彼岸的鲸湾港。
西门渔业公司总部内,老板西门孝正对着一堆账单头疼。物资采购费、船舶维修费、营业税等等,每样都不少,而且最近又多了一份地方性税收城市建设费,且数额还不少,每年高达1500圆,按船征收。西门渔业公司名下有18条渔船,每年总计两万多,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了。而更扯的是,这笔钱还不是用在鲸湾港本地,而是内陆地区的几个新设犯人流放城镇,实在让人火大。
纳米布沙漠一带,原本就只有海蓝、鲸湾两个港口城市,前者因钻石出口而兴,后者因捕鱼而兴,人口都不多,海蓝现在有三千多人口,鲸湾有四千多人。城市人口之所以多不起来,主要还是因为缺水,尤其是海蓝港,降水非常少,远远不能支撑农业种植活动。当地的谷物、水果主要从河中地区进口,肉类就取自本地,因为气候的缘故,沿海沙漠夜间会起浓雾,湿度变得很大,非常适宜牧草生长,因此畜牧业还算凑合,养了不少牛羊。
东岸共和国发展至今,各项技术突飞猛进,但依然没法有效解决这两个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东岸人曾经研究过海水淡化技术,无奈成本太高,不具备经济可行性。最终还是只能派出地质部的工作人员,帮忙寻找地下水,然后在准确的地方破壁打井,解决城市的供水难题。因此,在纳米布沙漠一带,淡水都是有价的,且价格并不低,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或许就是其无法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吧。
不过纳米布沿海的资源是真的丰富。钻石不谈了,那毕竟远离普通人的生活,但丰富的渔业及海兽资源是真的让很多人眼红。渔业中捕捞量最大的就是鳕鱼,东岸共和国现在有一半的鳕鱼产量来自从开普敦到库内内河口一线的纳米布沙漠近海;海兽资源同样十分丰富,只要你有捕猎海兽的牌照,那么就可以到这边来发财,国内对海豹油、皮革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且价格很高,不知道造就了多少暴富传奇。
所以啊,纳米布沙漠沿海真的是可惜了。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太干旱了,只能发展牧业——如果没有夜间的浓雾,怕是牧业也够呛——种植业始终无法搞起来,而搞不起种植业,人口又怎么可能增长呢?现在留在这两座城市生活的人,基本上都是为相关产业服务的,或者就是海军加煤站留守人员、气象观测人员等等,闲人很少。
东岸政府当然也没有放弃这片地区。事实上在最近几十年内,他们也通过流放犯人的方式,在内陆地区陆续兴建了好几个定居点,分别是五垒乡(位于后世基特曼斯胡普小城附近)、中堡乡(位于后世马林塔尔小城附近)、石库乡(位于后世里霍博斯城附近)、台山乡(位于后世温得和克城附近)、北固乡(位于后世奥卡汉贾小城附近),一共五个定居点,都是在最近二十年内陆续设立的,目前各有两三千人的样子(含定居的犯人家属)。因为这里的土著是身体孱弱、文明水平低下的红种人的缘故,他们在当地立足并不难,安全威胁很低,因此发展至今日也非常不错了。
这些个定居点,基本上附近都有河流或水库(人工修建的),因此很是发展出了一批河成绿洲农业,谷物及水果种植规模不小,足够养活本地人民之外还有剩余,这就为未来东岸人继续向内陆腹地扩张了坚实的基础。土地,东岸人是从来也不会嫌少的,哪怕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他们也不会看不上!更别提,这片土地非常“干净”,红种人数量本就十分稀少,在东岸人征服过程中死的死、逃的逃,基本看不见人影了。这样“干净”的土地的价值,可比北边刚果河那些遍布黑人村庄的土地要强多了,至少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如此。
以上这五个定居点,加上沿海的鲸湾、海蓝港,不会被划入河中地区行署的管辖范围内,而是由新派出的鲸台地区行政专署管辖。西门孝的公司需要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