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发达,但这里是中西汇聚之地,薄弱的基础让他们很难诞生出自己的优势技术,却能不断从东西方吸收技术,因此这里有一些特别的技术,是中国没有的。
比如玻璃。李慢侯每年往西域派遣贡使,其中自然会有学者型的官员,他们不断将西域的情况记录下来,储备在藩府的资料库中。李慢侯发现,大石治下的城市里,竟然普及了玻璃。他们的中等家庭,竟然都可以在窗户上安装白玻璃。质量上还很低劣,不透明,但比中国实用窗纸、窗纱要好的多。玻璃易碎,玻璃窗很难成为大宗商品,所以李慢侯让大石从中亚城市里帮忙送来一批工匠,建立了一座玻璃工场,已经可以小批量生产白色玻璃。燕王府的窗户,已经全都安装上玻璃,透亮了很多。
除了玻璃。还有锻造、冶金等方面的工匠,也都引进了不少。取长补短,让山东的冶金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强。
技术之外,李慢侯则希望大石帮忙搜集学术资料。假如大石能打到巴格达去,即便不能让他把巴格达图书馆送给李慢侯,李慢侯至少可以派人去抄录那里的资料。
阿拉伯人很有意思,套用一句话,叫他们不生产文化,他们是文化的搬运工。阿拉伯人的扩张,摧毁了很多文明,可也将大量文化传播到四方。巴格达图书馆里,储藏了大量欧亚非地区的文化资料。
阿拉伯人消灭了很多文明,将人类最古老的农耕区,两河流域变成了牧场,却将大量文献资料,作为这些文明的残骸保留下来。他们的宗教机构,吸收这些文化,将大量资料翻译成阿拉伯文,继而又传播到其他文明区域。
比如著名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北部的旁遮普人使用的,阿拉伯人将其带到西方,欧洲人以为是阿拉伯数字,将这个名字又传播到了全世界。
阿拉伯人还保留了大量古希腊哲学著作,比如鼎鼎大名的欧几里得几何、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等等。欧洲人吸收这些文化,并不是直接从希腊继承的,反而是过了阿拉伯搬运工,通过十字军东征带回去的。
此时,就在耶律大石西征之际,十字军正在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