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有了和女儿的这一次谈话,也不再约束小朱氏,只放出话去,女儿不会再做这门生意了,要在家里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小朱氏若是想挣钱只管自己去折腾,她反正不管。
听了婆婆的这话,小朱氏欣喜望外,她也并不是想把小姑子拉着一起做生意,赚钱,谁愿意和人分羹?
只不过是怕自己,若是也开始做敖糖的买卖,会抢了小姑子的生意,婆婆一定对她不满,到时候肯定从中为难自己。
毕竟她是给人当媳妇的,若是婆婆一心刁钻,小姑子整日做对,那她的日子也挺难熬的。
如今杨氏和福宝都退了一步。
没人和自己竞争,小朱氏当然更加的高兴了。
过了几日,她便拉着丈夫,两人一同去了府城进货。
小朱氏先是去打听了路费的价位,跟着商队走,每人200铜板,不包吃住。
若搭乘便车去,每人交上二三十个铜板,便可顺势捎带一路。
都是坐马车,有什么分别?
所以小朱氏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乘坐他熟人的便车,因李捕头在酉阳多少算个名人,认识的人也不少,所以小朱氏和丈夫乘车去了省城一路,除去两人的吃住,一个多余的铜板都没花。
在小朱氏的眼里看来,小姑子就是贪图商队的马车舒适。
福宝从来没有吃过苦,才会花了冤枉钱,去坐商队的马车。
她和丈夫年轻力壮,又都是吃过苦过来的人,这一点劳累算什么?
说好了,让小朱氏任由折腾,因此福宝对大哥夫妻的举动,只是冷眼旁观,并没去提点一二。
免得,亏了钱后,小朱氏心中又有借口。
反正一斤红糖才两个铜板,一千斤才二两银子,不过是几两银子的事儿,买个教训也好!省得小朱氏没日没夜的纠缠自己。
可福宝到底低估了小朱氏的贪心,也高估了她的智商。
小朱氏和丈夫李武生,一路节省,到了省城,就用了一些散碎的铜板。他们从这点来说,也挺节约的。
可做生意,靠的是脑子,不是节俭。
然后小朱氏就着自己手里的银钱,买了整整一万斤红糖。
因出门时,小朱氏提前向福宝打听过红糖的进价,商行见她数量大,却也没有被敲竹杠。
小朱氏花掉整整20两银子买红糖,手里剩下不过是七八两银子。
因为没有跟着商队出发,所以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车队运货。
两夫妻在省城里转悠了两天,花了十五两银子,才勉强找了一家本地的车队同意将红糖运回来。
当初福宝搭着别人的车队运货,1000斤给了一两银子的运费,这会运小朱氏的红糖,给这个价的运费,对方也不算是被敲竹杠。
一来,人家是专程替小朱氏一个人运货,就算是车队没有装满,也没有别的商家给她分担,所以价格稍稍高一点,也是正常。
其次,十五两银子中,还包括了二两的空车返程费用。
他们不是商队,不会南来北往的四处走动,这一趟,是专程运货,要一些空车返程费用,也是理所当然。
到此时,小朱氏才有些后悔,早知道之前就不该省那点铜板,返程运货时,就可以搭着别人的货物一块运回去了。
不过,她没有想过,她整整一万斤红糖,怎么可能,有人让她搭着运回去。
别人给钱,搭着她的货物一起运输,还差不多!
如今,耽搁了几天,商队早走了,酉阳又不是什么大地方,不可能天天都有商队往来,谁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来?李武生夫妇到哪里去寻商队。
时间上也等不及了,商行天天都催他们提货。
这样一来,小朱氏夫妻俩手里的钱都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