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出台湾一路向北,十五日后,便到达了济州岛南部海域。
原本陈翔打算沿琉球北上先到九州,后来与众将和张浦商议后决定一路北上,先到朝鲜。
之所以先朝鲜,最主要的便是为了济州岛和独岛两座岛屿。
济州岛在元明时期被称为耽罗,实际上早在汉代便有关于济州岛的记载。
在中国古籍之中,济州岛又有岛夷,东瀛州,涉罗,耽牟罗,乇罗等名称。
元朝曾在济州岛设府,后来元朝覆灭,济州岛才重新被朝鲜占据。
这时候的济州岛上有朝鲜两县,大静和旌义。
不过岛上人口并不多,也没有多少驻军。
虽然如今济州岛在朝鲜的控制之下,但是这不妨碍刘守义打算将此并入汉海王国。
济州岛向东北便是朝鲜,东南便是九州,向东经独岛便是鲸海(日本海),向西便是山东,向西北便是东北的辽东半岛。
可以说是交通要道,未来汉海王国要想把影响力深入北地,济州岛就必须占据。
更别说这里还非常适合养马,养个十万匹战马都不是问题。
而且这里还能成为汉海王国连接北方的重要中转站,还是扼守日本,朝鲜出海的重要基地,怎么看,济州岛都必须掌握在手。
站在船头,用望远镜远远看着济州岛,陈翔心中盘算着。
除去济州岛外,向东还有处独岛。
独岛古时有个于山国,早在三国时期就有进贡的记载,后来新罗出兵灭了于山国,于是独岛便并入了朝鲜版图。
如今独岛上也没多少人,占据也不算什么事。
不过陈翔并不打算派兵直接占领。
按刘守义的计划,首先把船队以躲避风浪为名靠岸,之后派出使节北上朝鲜王城汉城,以购岛的名义购买济州岛和独岛,要是不同意便强行占据。
之所以如此麻烦是因为朝鲜和大明的关系非同一般。
在后来,国家和民族的界定很清晰,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有明确界定。
但是在中国古代,确有一套自己的界定方法。
以天子为中心,向外首先是内臣,就是那样编户齐民,由天子直接统治的百姓,人口。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汉地十八省,这是中国的核心力量。
之后便分为内附和外番了。
内附便是归附朝廷的意思,一般都是诸侯国,或者周边部落投靠或依靠天子,是天子的番臣,受天子册封,其子孙,部民,国民皆归天子所有。
就如汉之南匈奴,乌桓,唐之回纥,契丹等便是内附。
在外围的便是外番了,外番便是那些定期朝贡,受天子册封的外族或外国。
如之前的南洋诸国,北方蒙古一些部落,缅甸的土司,包括朝鲜严格来说都是明朝的外番。
当然在外番中还有一类不定期朝贡,或者几年十几年都不朝贡,受天子册封的的国家,比如日本就是这类。
而这共同构成了中原王朝的整个朝贡体系。
按中原王朝天子的思维,内臣和内附肯定是自己的子民,其土地自然是天子的土地。
那些外番定期朝贡,也是属于自己的臣民。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便是整个古代中国的王朝体系。
而朝鲜在大明或者说是中原王朝眼里,就是介于内附和外番之间,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朝贡国这么简单。
看看朝鲜的历史,从最早薇子,卫满,到汉四郡,直到现在的李氏朝鲜,可以说朝鲜和安南一样,都是从中原独立出去的国家。
想想为何每次朝鲜被攻击,中原王朝都会全力帮扶。
唐的白江口,明朝的朝鲜之役,以及后来种花家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