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华龙服饰的管理模式(2 / 5)

能核心了,完成之后,就将智能核心给替换了。

现在他旗下的每一家公司里面的核心都是赵一编写的初级人工智能的分身,凭借各个分身就已经可以完成各个公司的日常管理了。

除了让分身进行日常管理之外,每天的凌晨之后,每个公司的智能核心都会和位于北极星公司的初级人工智能连接,让初级人工智能分析当天的数据,找出异常的情况。

以前虽然凭借着半吊子的智能系统,就已经可以撑起华龙服饰公司的整个管理需要,现在更换了智能核心之后,使得公司在管理上面比之前更加轻松,运转也更加顺畅。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紫嫣然是一个女流之辈,但是却并没有显得多么劳累,不似郝思敏那般,将自己整的疲惫不堪。

当然郝思敏感觉吃力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百味食品公司的业务还没有走上正轨,管理方面也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等这些都理顺了,配合智能系统,将来也会越管理越轻松。

所以华龙服饰公司安排的视察流程就是,一是视察公司员工的精神面貌,二是讲解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三是了解公司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虽然企业是赵一的,但是由于他不负责具体的管理,所以这次的资政一行人对华龙服饰公司的视察主要讲解人,就有紫嫣然担任了,他也就跟在队伍旁边帮个腔而已。

由于华龙服饰公司的生产工厂几乎遍布沿海各大特区,真正留在深圳的生产工厂并不是特别多,按照规划,以后这边的生产工厂还会慢慢的撤离深圳,只保留总部驻地了。

这么做的目的,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圳的用工成本会越来越高,未来将这些生产工厂向内地撤离是必然的的趋势。

其次就是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国内的销量也会越来越高,沿海的地理优势也会越来越弱,为了合理配置产地和销售地的关系,向内地倾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至于担心供应链的问题,那是小企业着重考虑的,像华龙服饰公司这么大的体量,不说自身上下游就相对齐全,就是其他供应链,也是随着它走的。

这就是行业龙头的影响力,就目前的情况,绝大部分的供应商都是指望着华龙服饰公司生存,只能跟着华龙服饰公司的规划来,也会随同前往。

这次紫嫣然安排视察的就是一个只有一万员工的生产工厂,算不上多大,但是也不算小了。

华龙服饰公司都是以独立生产工厂为一个基本管理单位,每个工厂的人员数量基本上都是一万人左右。

这么管理的原因,就是华龙服饰公司的体量太大,管理单位不可能下到班组,只能是以生产工厂为基本单位了,而工厂内部的管理,基本上就是靠智能系统来监督和管理了。

在每个生产工厂里面,生产组长也和传统的服装厂不一样,这里的生产组长其实就是技术师傅,负责教授新员工,他们并没有权利安排生产任务,这些都是通过智能系统来下达的。

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将生产任务下到到每一位员工手里,并且不是盲目的下达任务,而是会根据已有的工作表现来进行的。

当然每一位员工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保持精力充沛,总有那么几天不在状态,所以员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量,但是相应的奖励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这些生产组长领取的补贴是技术补贴,这个补贴是占据补贴大头的,同时也有占比较小的管理补贴,主要是他们平时也会组织员工开展一些活动。

其实他们的权利非常小,小到都不能称为管理层,和其他员工一样,都是需要进行生产线劳动的,只是他们的工作量会根据新进员工数量多少适当减少安排而已。

生产组长上面就直接是工厂管理层了,这个才是基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