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兵带出去杀头。用不了多久,他们在城内的家人,城外的家族,也都会被连根拔起。
很快,临安城东城闹市就人山人海。由于唐军进城后并没有秋毫无犯,所以百姓也不再惧怕,而是纷纷围观斩杀元廷官员。
每一颗脑袋落地,就激起百姓们痛快的呐喊,人人神色激动,还有很多人破口大骂元廷官员。
“杀得好!”
“该死!”
“报应不爽!”
特务们混在人群中,乘机大喊“唐军必胜,唐国公万岁!”
很快,百姓们就被调动起来,跟着高喊“唐军必胜,唐国公万岁”。
而归德殿,最后只剩下五个人。这些人虽然也是一脸惊惧,却相对淡定的多。这些人是极少数官声较好,并无劣迹,良心未泯的官员。
而其中一个年约三十的五品官员,正不可思议的看着李洛,满是不敢置信的表情。
“千里兄,我们又见面了。四年不见,千里兄风采如昔啊!”李洛呵呵笑道,一指这个五品官员,“来人,松绑!此乃寡人故友也,大名马致远!”
马致远神色很是复杂,又似乎很是释然,他被松绑之后,拱拱手说道“中正兄,一别四年,想不到中正兄做的好大事啊!在下敬佩之极!”
马千里心里感概万千,简直无以言说。四年前,他被元廷授予江浙五品儒学提举,当时志得意满,准备到江南大举文风,弘扬汉家教化,立志将蒙元变成北魏。
那时,李洛也不过是四品宁海州达鲁花赤。
可是几年来,他在儒学提举任上一筹莫展,根本毫无作为。元廷官场的黑暗和残酷,远超他的认知。
结果四年了,他除了目睹大小官人们敲骨吸髓盘剥,盘剥百姓,官官相护之外,竟然一事无成,空自蹉跎,夜夜扼腕叹息。有心辞官而去,却终有不甘。
可是李洛,却先是征日大胜,爵封郡公,后又放福建平章,成为封疆大吏,再又征伐安南占婆,立下灭国大功,最后爵封越国公,做了湖广平章,成了大元名将。
和李洛相比,他简直太微不足道了。
然而,更让马千里佩服的是,李洛原来是汉人,为了汉家大业,竟然忍辱负重假冒高丽人。而即便做了封疆大吏,也不忘恢复之志,暗中积蓄了如此势力,当真是不发则已,一发惊人。
在得知李洛反元后,马千里还很为李洛捏了把汗。他曾想冒险投奔李洛,就当赌上一次,可因为心中忐忑,这才没有付之行动。
“哈哈哈!”李洛忍不住大笑,心中很是痛快,脑中不由闪过四年前和马千里在齐鲁即墨时的情形。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而一旦重逢,竟是在如此场景之下。
看到马致远,李洛的确有些高兴。因为这个男人,有值得他欣赏看中的地方。
李洛走下来,站到马致远面前,“千里兄将何去何从啊?嗯,倘若千里兄还打着促使蒙元开科举,化夷狄为华夏的主意,那千里兄大可自便,来去自如。”
马千里见到李洛并没有忘记自己,顿时心中一松,笑道“元廷无道,暗无天日,顽固不化,终究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蛮夷之流,在下再无心理效力元廷了。元廷,也不需要在下这样的书生。”
这男人的意思在浅显不过我不要元廷了,元廷也不要我,你要我吗?
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李洛拊掌笑道“善哉!千里兄悟了!既然如此,千里兄可愿入寡人幕府,参赞政务,助我驱除鞑虏,恢复中原?”
马千里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好好!”李洛很高兴,“那千里兄就先屈就征元大都督幕府掌书记之职,替寡人起草文书,参赞政务!”
掌书记,已经是个清贵的显职了。要不是马致远很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