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嗷呜—嗷呜!”
威严的狮虎吼叫声配合着大象的嘶吼,声动天地,震撼无比。随即,仪仗中的白马也嘶鸣起来,青牛和犀牛也发出哞哞的叫声。
又不知为何,忽然九对仙鹤也展翅飞起,在空中蹁跹起舞,发出“唳唳”的叫声,与海东青相映成趣。
百余头瑞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犹如演奏,伴随着仙鹤和海东青的飞舞,真是蔚为壮观,笔墨难以形容。
数万人都看呆了。
这,这是大大的吉兆啊。
这是什么?
这不是古书中提到过的鸟兽率舞么?
尤其是文臣们,见状就更是兴奋。《书·益稷》说“凤皇来仪,百兽率舞”。
陛下来长安,就出现这一幕,可不就是凤皇来仪,百兽率舞?
如此吉兆,今日竟然真真切切出现在眼前啊。
李洛也很高兴。这些鸟兽,还真是给面子啊。
事实上,他和崔秀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说白了,无非是胆小的大象受到声音的刺激,仰天嘶吼罢了。然后大象的叫声又刺激了其他瑞兽,大家一起叫。
可是这些野兽毕竟是经过专门驯化过的,仍然保持了一些秩序,这就呈现出这样的效果。
于是称职尽业的司录寺官员立刻郑重记载“洪武六年三月二十一,上御长安天豫门,仙鹤呈祥,百兽率舞…万人目睹,此古圣王之遇也。大吉。”
随即,内政府令、中官常侍康西上前禀奏道“奴婢启禀陛下,宫中布置,俱已妥当,万事皆备,只等陛下和娘娘圣驾!”
礼部尚书吴镇楼也上前禀奏道“微臣启奏陛下,宫城、皇城、外城,都已经奉旨清扫拾掇,内廷宫苑与朝廷官署,皆已妥当,恭请陛下入城正位,安置百官!”
文天祥等文武大臣一起下跪,山呼万岁,“恭请陛下入城正位!”
李洛携着崔秀宁的手,站在高高的御辇上,朗声道“入城!”
“遵旨!”
紧急着,由两头青牛驾驭的云辇宫车,被拉到驷马御辇前。皇帝和皇后走下驷马御辇,登上了双牛云辇。
盖因为大唐始祖是道君老子,而青牛是老子坐骑,意义非凡。再加上华夏是农耕文明,所以青牛贵为国兽,牛车比马车更尊。
按照《大唐典律·舆服》,只有帝后,才有资格乘坐一对青牛拉的云辇宫车。
牛车慢而沉稳,适合短距离使用,也适合在人多的市区使用,因为牛的挽力远胜马力,往往一头足以,占路宽度也小。
驾驶青牛云辇的御者,是新修建的长安太上道宫的道官。两个道官身穿紫色法衣,头戴芙蓉冠,佩戴阴阳八卦玉牌,寓意紫气东来。
青牛云辇在侍卫的簇拥下,经过护城河桥缓缓向上爬坡,车道两边都是台阶,过河三十丈后,爬高十几丈,才来到城门,进入弘大的长安城。
一通过三丈深的城门洞,就是一座拱形碉堡,也有一道大门,碉堡上面是密集的射击孔,大小不一,能发射火铳,弓弩,小炮。
这座扼守住城门的拱形碉堡,是一道保险机制,平时并无用处,只有紧急时刻启用,能驻兵数百。一旦敌军攻城,就算攻入城门,也要面临这道碉堡,相当于第二道城门。
过了拱形碉堡,前面豁然开朗,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似乎一眼望不见头,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巍峨宫城。
这是城中的御道之一,又叫天街,宽达超过十唐丈,也就是东天街了。李洛将长安城分为长安、万年、太平、盛世四个县域,东天街所在的位置属于盛世县管辖。
李洛和崔秀宁坐在平稳的青牛云辇上,一看到城中的景象,顿时意气风发,大为自豪。群臣见了,皆惊叹不已。
天街御道,都是青砖铺垫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