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汇报时间接近一个小时,非常的专业。
这也是许秋第一次听纯理论研究者的汇报,让他有了之前上《数学分析》课程的感觉……
稍微一走神,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去了。
许秋算是有些基础,之前和冯盛东、唐云坤都有过不少的交流,看过一些文献,因此虽然有些听起来有些吃力,但基本上也是能够听懂个七七八八,也有了一些收获,比如:
“较低的电荷迁移率是限制有机光伏领域效率提升的一大因素。”
“传统测试电荷迁移率的CELIV、SCLC方法,因为测试的是器件,迁移率的数量级基本相当,主要是因为受到界面复合影响,如果想要对比不同材料的电荷传输性能,制备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比较合适。”
至于其他人,田晴表现的还不错,吴菲菲、段云因为领域不相关,所以没怎么认真听,在忙着做自己的事情,陈婉清、莫文琳、韩嘉莹和邬胜男她们试图认真听,但基本上也听不懂,一句话听下来差不多能听懂个单词,只能对照着PPT试图理解。
许秋发现,真正搞理论研究的学者和搞材料的差别还是蛮大的,理论研究的知识点非常的多,而且同一领域的不同理论之间差异会比较大,而搞材料的,同一领域的不同体系,除了材料的分子结构不同以外,其他的测试表征手段几乎如出一辙,理解难度不高。
这大概也是搞理论的人比搞材料的人稀少许多的原因,因为门槛比较高。
最开始的时候,许秋还想着“左手材料,右手理论,喜提CNS”,慢慢的他明白单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就像现在的ITIC体系,如果只有他一个人做,哪怕他再厉害,每天干活16小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最多专精一两个领域。
因此,许秋暂时没打算太深入做机理的东西,只求先学个皮毛,达到能够看懂其他人给出的结论的地步就够了。
术业有专攻,现阶段与其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学理论相关的知识,倒不如由他来研究体系,让专攻理论的研究者代为研究,实现双赢。
况且,系统对于材料方面的优化可以起到较大的助力作用,对于理论研究的深化作用就比较小了,基本上这方面的提高只能靠许秋自己阅读文献、书籍硬磕,事倍功半。
下午继续交流,不过这回属于私下里的交流,因此只有魏老师课题组的成员参加。
田晴汇报了自己CELIV结果,许秋的汇报包括两方面,一是之前去龚远江那边的交流PPT,二是最新的关于ITIC的一些进展。
这是许秋第一次用英文进行演讲,还是稍微有一丝丝紧张的,好在台下多为熟悉的老师、同学,而且工作也都是自己的工作,并没有表现的太明显。
&nnald对许秋的汇报ITIC体系,更加感兴趣一些,提了不少问题:
“这个ITIC体系和传统PCBM体系有什么差异?”
“ITIC体系有没有测试过亮态CELIV,结果怎么样?”
许秋一一做出回答。
&nnald主动提出:“如果可以的话,这次回去的时候我带一批样品过去,进行初步的研究。”
魏兴思当即点头同意,让许秋负责安排样品制备,许秋转手让莫文琳开始准备H22:ITIC和PBDBT:ITIC两个标样体系。
学术交流,PPT汇报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不同课题组之间达成合作意向。
&nnald负责研究,出来成果魏兴思就可以蹭着发文章,虽然不是一作,第一通讯,但也是文章。
比如一些大佬,科研工作二三十年,发表几百上千篇文章的,很多都是到处搞合作弄出来的合作文章,光靠自己一个组,想弄出这么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