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蒸镀操作来说,本来要抽一个小时的真空,在64倍速的条件下,就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
蒸镀过后要放置12个小时,64倍速换算过来,也只要10分钟。
当然,积分消耗也是非常的夸张,64倍速使用一个小时,就需要消耗6400积分。
好在许秋现在剩余积分非常的多,有20多W,足够他挥霍了。
模拟实验室I中除了可以加速外,还有不少其他额外的好处。
一方面,基片不用清洗。
而且,最近因为在做叠层器件,所以现在的基片都已经按照最佳的条件,旋涂好了用于叠层器件的两层传输层,氧化锌和PFNBr。
因此,可以直接从底电池的有效层开始旋涂,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
另一方面,模拟实验人员已经通过若干次旋涂实验,结合光吸收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得到了旋涂转速和膜厚之间的对应关系。
许秋可以直接按照指定转速旋涂,即可得到对应的膜厚,不需要自己重复摸索,也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准备就绪,开始实验。
许秋取来旋涂好两层传输层的基片,首先开始旋涂不同厚度的J4:IDICM,作为底电池有效层。
在旋涂的过程中,并不能全程64倍加速。
比如夹取基片等过程,必须要按正常速度或者低倍加速。
不过,在基片旋转的时候,还是可以加速的。
换算下来,平常旋涂一片需要用时2分钟,现在64倍速下,大概需要用1015秒钟。
16片涂完,一共消耗了5分钟不到的现实时间。
接下来,许秋继续旋涂MPEDOT,作为第三层传输层,旋涂氧化锌,作为第四层传输层。
这两层旋涂过后需要擦片、退火。
退火虽然需要十分钟到十五分钟,但因为可以把所有基片放在一起退火,所以在64倍加速下,实际耗时可以忽略不计。
两步旋涂,加上擦片、退火,合计时间每片基片大约30秒左右,共计消耗10分钟不到。
许秋继续旋涂顶电池的有效层,PCE10:PCBM:COi8DFIC。
这步耗时和底电池有效层旋涂类似,同样是5分钟不到。
最后一步,是蒸镀三氧化钼和银电极。
在蒸镀之前,许秋突然灵机一动,他把旋涂出来的16片基片,各自复制成10份,准备同时蒸镀10次,这样就可以得到10批器件。
虽然这10批器件的有效层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因为蒸镀操作有差异,可以以此近似的排除蒸镀操作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包括之后的真空放置操作,许秋也准备同时复制出来多个器件,然后摸索不同放置时间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这样,他虽然只做了一批器件,但是实际上已经把包括蒸镀、真空放置的重复性实验都同时完成了,有更大的概率可以让自己的器件效率波动的更高。
这算是作为人的优势,如果是模拟实验室的模拟人员进行操作,是玩不出许秋这样套路的,它们只会按部就班的一批一批器件进行制备。
就是不知道现在许秋把这个方法开发了出来,他们会不会同步的学会,这一点还有待观察。
接下来,许秋蒸镀了10批器件,并真空放置,在64倍加速下,加起来一共不到30分钟时间。
10批器件全部制备完毕,共计耗时45分钟左右。
看似初始条件下许秋只做了16片器件,但经过两次复制,总的器件数量已经膨胀到了1000多片。
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测试环节了。
因为有加速,所以测试还是比较快的。
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