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思维导图,在脑海中梳理语言后,赵守时开口“我们之前说过不少信息,我简单说一下重点。
首先就是四位导师,我们的设定里面,他们是要争抢学员的,而且让观众觉得有看头。那他们最好是朋友,如此才能熟稔的插科打诨。
影视作品有人设,我们的导师也要有,四位导师中,一位担任‘大咖’,这人在圈内地位要高,最好是德高望重的那一挂。
第二位,最好是一名女导师,女性的身份具有很大的优势。即让导师席不那么单调,又可以消弭男性导师间的“争执”,起“缓冲”作用。
第三位,最好是性格比较外放的导师。因为我们的节目中,主持人的存在会被无限弱化。这位导师就要身兼半个主持人,穿针引线,负责调控全场的气氛和节奏。
第四位,最好是从草根崛起的代表,他的存在就是学员最好的例子。当然,在符合人设的前提下,这四位都得是业内响当当一号。”
“转椅很关键。我们主打的是盲选,那决定学员命运的转椅必然是一个关注点,绝对不能做的小家子气。”
“其次,学员。《唱响中华》资料储备库里必然有海量的数据,《唱响中华》的毒药,说不定就是《好声音》的良药。找人重新筛选一遍,于此同时,导演组分赴全国邀请他们,机票费,补贴不要吝啬。”
“《华夏好声音》的主题是“好声音”。可只有好声音是不够的,声音有雷同,但人生不会。
我们要让观众记住每位登场的学员,即便他们登场只有寥寥几分钟。我们将其套入电影模式。分为三段,第一段,故事铺垫。给观众留下最深的印象。第二段,。一展歌喉。第三段,尾声。反选导师,并良好互动。”
“只凭学员本身把控,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我们就就要人为的促成这一点。设立单独的故事策划导演组,收集每个学员的大致故事,讨论这些内容的真实性,再与学员进行对比,判断真实性。
我们做的是选秀,同样是真人秀。先是在台下真实,这样的话在台上才能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
了解学员的故事,并不仅仅是让观众们记住他们,还要一个更重要的事情,这会帮助学员确定歌曲。选那些和他们的经历相关的。‘因为ta唱这首歌能先打动自己,将真实情感释放出来,如此才能够感染别人。’”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营销。老话说的好,酒香也怕巷子深。”
“关于这一点,我想我可以解答一下。”田方主动开口“我们电视台也算是业内的一方霸主,跟许多的媒体都有合作,在节目播出前后会让他们帮忙宣传。”
“不。这不够。”
赵守时完全没有因为田方的级别高,而去迎合他的回答,“营销不能只靠传统媒体,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要挑选一个阵地,打一场持久战。
微博就不错,我们把这里当成节目组、导师、学员、粉丝的交流的大本营,一切消息都从这里往外扩散。跟微博的负责人联系下,让他们给予流量支持。这是双赢的事情,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我们要注重的是事件营销。但不能等事件自我发酵。我们要主动出击,营造话题度。总设计师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我之前提过几人,他们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就像杜成义,他是普通民工,他为了梦想登上《好声音》舞台。他在《好声音》获得成绩,肯定是很多人愿意关注的。
冉兰阿布是少数民族。她为了让世界听见家乡的声音,勇敢登上舞台。我们背靠的是帝都卫视,卫视春晚就可以邀请这些自带话题的选手。”
指了指天花板的赵守时继续说道“他们的绝对符合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