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匪很多?”萧青宁疑惑。
小伙子叹气,“西北苦寒,本就不比那边繁华,先前成国公府在,对百姓多有怜惜,咱们的日子还好过些,后来换了人,不说也罢……”
小伙子说的含糊,萧青宁也能猜到一二,贪之一字,到哪里都免不了,只看贪的多还是少,那种一生清廉,不取百姓一分一毫的,终归是少数。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了,上山为匪为寇的,自然就多了起来。
萧青宁“以后会好的。”
“只盼是吧,不然,我这小摊子也摆不下去了,一家人都要挨饿去。”小伙子苦笑一下。
就贺城如今的情况、凉州大部分地方的荒凉,想要恢复往昔盛景,没个几年功夫,就不要想了,而这几年里,会不会再起战事,谁又知道呢。小伙子原来也只军营呆过,只不过后来受了伤,脚上不利索,才在城里摆起了摊子,以此来养家糊口。
萧青宁“就没想过去其他地方吗,小哥这做面的功夫很地道,换了地方,也能生活下去。”
“去哪儿不都这样,再说了,我在这里长大,去了其他地方,也会不习惯,先前戎狄在城里时,我们一家人躲在山洞里,也还安生。”小伙子说。
在西云关、贺城这种随时可能面临战争的地方,寻常老百姓家里,都会留个躲难的地方,以防万一。若不是宋全义和戎狄里应外合,叫人反应不及,贺城也不会像现在这般空空荡荡的。
萧青宁和面摊老板闲聊着,一碗面,吃到快凉了才见底,白兰付了银钱,几人离开面摊。
几人走后,小伙子麻溜的收拾了碗筷,眼见着又没了生意,便又坐到桌旁打盹。
午后,街上多了一些来去匆匆的身影,宽敞的大街显得不那么冷清。萧青宁将贺城的情况看得差不多,心里有些许想法,打算回府就给写下来,等人来了,再与他们商量,看可行否。
萧青宁一身男装打扮,先换了装束,才回的王府。她还没走到青华苑,先遇见了袁伯。
以日影的本事,让他留在府里做着管家的事情,有些大材小用,萧青宁问过袁伯的意思,知道他还是想来西北,便将人带了来,如今景王府的事情,便由他和明姨管着,袁伯管着前院,明姨看着内宅诸事。
袁伯乐呵呵和萧青宁问安,“王妃回来了,碧云早两刻钟,也回来了。”
“碧云回来了。”听到这个消息,萧青宁眉眼见满是高兴。
萧青宁和袁伯闲话几句,脚步匆匆往青华苑去,她心里还是不放心洛然。
青华苑里,洛然没在,只碧云回来了。
萧青宁见着碧云,第一时间便问,“洛然如何了?”
“解了毒,身子有些虚,现在和晴幽、白芷在一起,休养一段时间就好。”碧云回答。
听到这话,萧青宁总算能放心,瞧见她眼下青黑一片,忙让碧溪带她回屋歇息。
“主子不想喝药,也要注意休息。”碧云只看萧青宁起色,就能知道她不在的这些日子,萧青宁有多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同样是劝萧青宁不要累着自己,白兰、碧溪说了,萧青宁并没太当回事,但碧云说了,她就有些心虚。这天底下,得罪谁也不要得罪大夫,他们折腾人的手段,太多了。
萧青宁回府前还想着写计划,这会看着碧云离开,径自躺到了软榻上,准备睡一会。白兰看着萧青宁在碧云面前“乖巧”的样子,好气又好笑,合着还是她太好说话了,主子才不将她们的话当回事。气归气,白兰还是找了毯子过来,给萧青宁盖上。
萧青宁歪在软榻上,没多会便沉沉睡去。
白兰看她睡下,出了屋子,嘱咐院子里的人做事小声些,别打扰了王妃。
另一边,戎狄议和、和亲队伍进了西云关。戎狄送出的和亲公主,是戎狄王最小的女儿——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