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九章 脑洞(1 / 3)

大周王侯 大苹果 3263 字 2020-05-04

林觉小声而又坚定的道“这恰恰说明了杨俊的认罪奏折有问题,试想,如果杨俊真的认为自己有罪,那么他便应该对后果有心理准备。揽下如此罪责,必是要面临严惩的。杨俊真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在朝堂上便不会大放厥词。你适才说他在朝堂上公然攻击了皇上弑兄杀父的行为,这恰恰说明杨俊并没有对朝廷处置的后果做好心理准备。我想,郭旭必是设了局,事前给了杨俊什么承诺,双方达成了某种协议。在这种情形下,杨俊才肯上奏认罪,揽下责任。极有可能郭旭承诺会对杨俊网开一面,杨俊才肯认罪。对杨俊而言,这一关他也必须要过,兵败的责任他也推脱不了。如果能够得到皇上的许诺,保住自己的官职和性命的话,何妨将所有的责任揽于一身,虽然会名誉受损那也不算什么了。”

张寒秋心中的迷雾其实已经在林觉的话语中消散,他几乎可以断定林觉的分析是正确的。

“难怪……难怪……杨大人在朝堂上冒了几句,说他上了皇上的当了,说皇上卑鄙无耻,前一天晚上去他府中去作了什么承诺云云。当时情形混乱,我都没有在意这些话。他说了这些话之后,皇上便暴怒冲下龙座去堵他的嘴巴。现在看来,皇上恐怕确实是给了杨大人什么承诺。而且是亲自去他府中跟他达成了某种协议。在朝堂上杨俊发现他被皇上耍弄了,所以才恼羞成怒不管不顾的抖落出郭旭即位时的秘密,也将前一天晚上的事试图也公布出来。皇上岂肯让他说出来,于是便……发生了朝堂上那不该发生的一幕一个皇帝,居然亲手在大殿上用铜香炉打杀朝臣。这不是情急之下想要掩盖什么,要堵住杨俊的嘴巴,还能是什么缘故?真是教人匪夷所思啊,若非林大人将这一切还原出来,我们还都蒙在鼓里呢。”

林觉叹了口气点头道“你说的完全没错,正是你说的这个样子。辽人在和议条款之中要求郭旭杀了杨俊,因为辽人最忌惮的便是杨俊。为了以后能对大周动手时能够摧枯拉朽,辽人必须要除掉杨俊。而郭旭为了达成和议,并没有察觉辽人的阴谋。加之他自己也因为兵败之后怕遭受朝臣和百姓的指责,因为那北征之策便是他执意要做的。他担心皇位岌岌可危,所以亟需和辽人达成协议并找人当替罪羊。而杨俊是最有说服力的替罪羊。这种情形之下,杀杨俊不但可以让辽人满意,对郭旭也是有利的。于是杨俊便必须要死了。”

张寒秋重重点头,林觉已经的话正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描述的异常清晰。各方的目的都坦陈于面前,动机和行为完美契合,几乎无可反驳。

“……但是,直接杀了杨俊,一来无法服众,因为兵败确实是大罪,但朝廷上下除了追究兵败之责,更要追究朝廷决策的责任。二来,杨俊在军中威望甚高,培植的亲信党羽众多,若是直接杀了杨俊,恐引起军中将领哗变,造成难以控制的结果。所以郭

旭希望杨俊能自己主动请罪揽责,这样的话,那些将领党羽们便没有作乱的理由。这一点张大人适才说朝廷提拔西北军指挥使袁振乾为枢密副使一职便可见一斑。那袁振乾是杨俊嫡系手下,可以说是完全服从于杨俊的高级将领。朝廷这么做的目的便是安抚袁振乾,拿枢密副使的职位作为筹码稳住袁振乾。郭旭为了达到让杨俊主动认罪的目的,便主动前往探望杨俊。可以想象,杨俊请罪的前一天晚上,两人必是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杨俊自认为无法逃避责任,所以在得了郭旭的某些关键承诺之后同意上奏折请罪。你说郭旭特意召开大早朝,那便是郭旭希望更多的官员都知晓杨俊认罪之事,扩大影响。认罪的奏折到手,郭旭达到了目的,便将计就计要杀了杨俊。杨俊醒悟过来之后发现已然坠入郭旭彀中,恼羞成怒之下便说出了那些话。郭旭情急之下便当着数百文武的面干出了亲手打杀杨俊的骇人听闻的举动来。张大人,不知你对我的这一番推测可有什么疑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