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节 筹备建厂(1 / 3)

临高启明 吹牛者 1864 字 4个月前

“清初随着十三行开埠贸易,以对外需求为导向的广东手工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而那时候,广东仍然不是产棉区。在1820s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可是将大量的印度棉花运到广州的,那时候印度手工纺织业还未被彻底击败,不过这事儿并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实际上英国纺织业开始发展后,本土棉花也是不够的,欧洲大陆又有法国做它的竞争对手,使得棉花价格飙升。最后,英国也是靠着美洲殖民地与对外征服不断获得棉花的。因此元老院也应当让民间发展棉纺织业,当原料不足的时候,元老院的殖民将会获得助力。

“并且,我们可是有贾卡提花机、宽幅布还有未来的化工染料。”穿孔卡已经成功诞生,飞梭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的工艺,化工染料一旦量产也都很便宜。印度布印染优势在元老院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你找我过来是设计纹样么?”程米怜敏锐的察觉到了黎山的意图,要知道消费品受欢迎的痛点除了成本以外还有设计,这三个机器几乎都是围绕着产品设计来做卖点的。

“那当然,我们几个当中就你有一点美术天赋,所以需要你帮忙。”黎山说道。

“17世纪的欧洲暴发户味风格么……”程米怜脑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了旧时空那些房地产楼盘的设计。虽然一直被艺术设计界批评,但不得不说,要是拿到临高这个时代来看,似乎还蛮潮的。

“好了,这边就靠你了,我和邹哥过段时间要去广州。”黎山拍了拍程米怜的肩膀说道。

陈霖叔侄和吴毅骏从临高回来之后,并没有立刻回南沙。而是在广州开始了南沙纺织厂的筹备工作。

按照黎山和邹标为他们的设计的纺织厂蓝图,南沙纺织厂的规模并不大,分为两期实施。这是为了照顾到投资者的资金能力。第一期是纺纱,规模为八百个锭;第二期是纺纱兼织布,规模为一千二百个锭子和六十台织布机。

在广州,他们召开了一个筹备会议,决定了各自的分工。

按照分工吴毅骏将留在广州,负责建厂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和棉花的采购运输工作;其余人去南沙。其中陈家叔侄将开展征地、河渠开挖和厂房修建的工作。陈小兵负责和当地政府协调。纺工实习生四人小组将负责协助建厂和对工人的培训。

做好分工之后,陈小兵把陈霖找来,问:“你们村里有足够的房子么?很快就会派遣工程队和很多技术人员,都要有地方住。”

“不嫌弃的话,可以都安排在各家村民家里借住。”陈霖说,“祠堂、丝制作坊和坟院也有房子可以借住。就看来多少人了。”

“人倒不算太多,三四十吧。只不过来来去去,借住别人家里也挺讨人嫌的。”

“那就安排到坟院去把。不讲究的话,坟院的阳宅住上百十来人也没问题。”

因为工场要修建在南沙的土地上,吴毅骏虽然在当地买了不少地,但是这些土地种棉花没问题,做厂址未必合适;而且水力机就牵扯到河流的使用权问题。吴毅骏虽然是投资人又是陈霖的亲戚,但是这种事亲兄弟也得明算账。这就涉及到陈家在新棉纺厂的占股问题。

吴毅骏对这事倒是颇为豁达,表示如果厂房用地需要另外购买他可以花钱,而且可以白给陈家家族一股,作为他们协助开厂的报酬。

南沙纺织厂的总股数是十三股,陈家一文不出就能占一股,算是很优厚的条件了,但是陈定叔侄却迟疑了。

倒不是嫌弃条件不好,而是这里面牵扯到了一个要命的问题:陈家到底谁说了算。

南沙的陈家不是一个“家”,是一个“族”,包含了好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理论上说南沙村的“陈家土地”都是属于“族”里。不管买地或者开荒的时候具体出力出钱的人是谁,要处置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