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青从来都没有过站在台前,成为一代巨星的想法,一开始或许动过这个心思,但是随着他的事业越来越大,站在台前对于他而言,已经成了一种负担。
相较于站在台前,享受鲜花和掌声,易青显然还是更愿意停留在幕后,去做一个推手,甚至是规则的制定者。
但是,如果是这样的大制作,易青还是非常乐于参与的。
“就这?”
王福林显然没想到,易青的条件竟然只是想要个角色,这个实在是太简单了,甚至就算易青不要求的话,到时候王福林都打算把他给拱上去。
到现在,王福林也没忘易青在里演的柳湘莲,戏份虽然不多,但是绝对出彩,真要说起来,易青在表演上的天分是要远超其他主角的。
“就这个,机会难得,我也想参与一下,就看您答不答应了!”
王福林闻言大笑,道“答应,当然答应了,你愿意出镜,我可是求之不得啊!”
之前京台那么多作品,易青连一个小角色都没演过,王福林还以为他不喜欢表演,打算就此退居幕后呢,现在愿意在镜头前露一面,当然不成问题。
“你想演谁?吕布?赵云?还是~~~~~~~”
“周瑜!周公瑾!”
演谁,刚刚在和王福林提出要角色的时候,易青就已经想好了,演吕布的话,他的外形看上去不够魁梧,也少了几分英朗,演赵云的话,戏份太多,而且太杂。
周瑜倒是挺不错的,角色出彩,而且戏份集中,都在火烧赤壁这一章,演完就没事儿了。
说到底,他既想参与,又想偷懒。
“周瑜?”王福林倒是有些意外,“这个角色的形象,不太好吧!?”
既然是要改编,那么人物刻画上,肯定不能按照史实了,历史上周瑜的真实形象,苏轼的中那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应该更为贴近,而在罗贯中所写的中,周瑜则被写成了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一个人。
而随着的流传,周瑜的形象也因此被固定了,很多人了解周瑜都是从中的赤壁之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赤壁就是诸葛亮一人的功劳,就是因为他借东风才赢了曹操。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真的,赤壁一战真正的领导人就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而让战役取得胜利的也是周瑜的功劳。
但这些事情在中统统没有写,只是轻描淡写了一下周瑜的功劳,而更多的都是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他浮躁多妒、争强好胜、斤斤计较、目光短浅,因嫉恨诸葛亮的才能高于自己,便屡次对其加以谋害,最后却被诸葛亮识破,竟被活活气死。
中还着重笔墨写了四妒、三气等情节把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
在赤壁之战前,写了四妒。一妒在孙权决计抗曹之后。当时孙权表面答应抗曹,但是内心仍怀恐惧,怕寡不敌众。诸葛亮看出孙权的心思,让周瑜再去劝慰。周瑜因诸葛亮技高一筹,恐日久必为江东祸患,欲将其系害。鲁肃阻止,并建议让诸葛瑾去说服诸葛亮,周瑜才未下手。
二妒是在诸葛瑾没能说服诸葛亮效力江东之后,周瑜又起谋害之心,让诸葛亮带兵去劫烧曹军防范严密的聚铁山粮草,诸葛亮应允。后鲁肃来问,诸葛亮说周瑜不会陆战,激怒周瑜,后又说当前应以团结为重,周瑜恨之。
三妒是在蒋干中计后,曹操杀了蔡理、张允,周瑜闻听诸葛亮又识破己计,恼羞成怒,让诸葛亮十日内造箭十万,否则军法处置,没想到诸葛亮草船借箭,又破了周瑜的计谋。
四妒在诸葛亮祭坛借风后,周瑜派人前去追杀,不料诸葛亮早已安排赵云前来迎接,又使周瑜扑了空。
然而事实上,这四妒都是虚构的,完全不见于史书记载。况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