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五百米左右的大型穹顶,笼罩住他的避难所所在的山体前方的区域。
然后提升这一区域的温度,并在这一区域内修建科研建筑与军营。
跨度五百米左右的大型穹顶虽然施工难度很高,但以炎国的基建能力来说并非不能完成,毕竟大型机场、车站和体育馆内部的空间跨度超过这么大的也不是没有。
再加上陈新并不打算造一个半球扣在地上,而是只打算做一个扁平状的弧形穹顶,施工技术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即便内部不设支撑柱,也是可以建造的起来的。
当有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后,只要建筑材料足够保温,内部有足够的供热设施,很容易就能够制造出一个足够温暖的温室环境。
至于科研基地和军营,盖穹顶的时候就可以顺带把所有建筑都做好了。
而有了温室环境下的适宜温度以及能够稳定供应的淡水,栽种植物,构建小型生态体系,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样一来一个小型的生态穹顶就算是具备了所有的要素,至于说如何让生态系统进行自我循环,这其中要涉及到的东西就太多了,并非陈新所能够搞定的。
但好在他有系统,到时候一发升级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
就算不用系统升级,让国家派两个生物学家过来协助,构建一个能够稳定循环的生态体系还是能做到的。
对于陈新而言,当然是不会放着系统升级这样的利器不用,同样也不会说自己一个人埋头苦干。
到时候先让国家派生物学家来构建生态体系,然后再自己用系统进行升级优化,这样双管齐下,打造一个舒适的生态穹顶,在冰雪与黑暗之下重现昔日的景象,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
这样的生态穹顶当然不是拿来享受的,虽然说在现在的环境下居住在这样温暖舒适,还有着绿色生态环境的生态穹顶里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但生态穹顶的建立同样也是有着重要科研意义的。
大跨度空间结构不仅可以用来构建生态穹顶,同样也可以用于大型种植温室,小型生态循环不仅可以缔造舒适的绿色生态环境,同样也可以帮助研究循环性生态农业。
将构建生态穹顶的技术用于建造种植温室,可谓是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