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不服(3 / 4)

如同她不知道徐家为什么会倒得那么彻底一般,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当年太子为何会弑君。

徐家七爷查了许久,也只隐隐的查出一丝线索,直指晋王与江贵妃。而姜五与林夙父子,在李回大军闯进京城之前,便随晋王与江贵妃一同西撤,接应他们的是河阴王……

徐家的倒塌是因为姜五么?

还有,上一辈子陆家父子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京城!

他们是在李回率领流民逼近京城之后,眼见不敌,与魏国公魏老公爷合力护着百官后退至武阳关口,以武阳关为据点,对叛军展开了反攻,不过半年,便夺回京城。

自此过后,内有陆家父子一力安抚百官,外有魏老公爷率军绞杀叛党乱民,当年她只所以能够回京,是在陆家父子扶安王上位之后,在他们安排接应之下,才能够与徐家七爷重回京城。

可以说,上辈子笑到最后的,除了他们还有安王。

这一世他们怎么会出京,怎么会那么巧又去了宝丰?

也是因为姜五么?

为什么只要事关姜五,所有的事都会变?程泽五人遇害也是因为她么?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的两宗事都算是以失败而告终,她心底里总有一种,好似姜五才是那个天选之人的错觉。

可是程泽五人已经死了,这些已然板上钉钉子的事,并不会再有所改变。

那么,变数还在陆家父子?

这一世他们还会是胜利者?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用“胜利”这两个字眼。或许,是因为她和姜五是天然的对头,而他们似乎也和姜五是一边的吧?

不!不是似乎,她现在想起来了!

徐家七爷曾得到消息,魏老公爷的军营中,曾出现过带有徐家印记的大批金银。

当时,他们都以为,那是魏老公爷从河阴王那里收缴而来,现下再想一想,焉何不能是姜五告诉他们的?

如果她猜测的是正确的话。——姜五与那白袍老者有莫大的关系,而徐家也是因姜五,准确地说,是因那白袍老者而湮灭的,那么姜五应该知道徐家秘密藏银的所在吧?

一时间,她只觉得遍体生寒,几乎不能支撑。随意寻了个借口,施礼告退走了出来,迎面便是已然西沉的血色残阳。

红红的光线笼着空旷的郊野,才刚落在眼里,尚安宁静谧的暮春傍晚,此时再看,却只有混混沌沌看不清前路的茫然。

她恍恍惚惚沿驿站长廊走着,一边混混沌沌思索陆家的事儿。

自重生归来,她便细细思量过陆家的事儿。

在此之前,陆秋堂与上一辈子并没有什么任何变化,变的是他家的长子,那位被人称为冷月公子的陆昭。

上一辈子,她知道这个人,一切都源于听闻。

听闻顺天府尹陆秋堂的长子,才貌过人,乃是一浊世翩翩佳公子。

听闻他因太过聪慧,故而对世间的一切都不屑一顾。

听闻因其祖父的缘故,自幼带着慧根。

听闻他自十三四岁起便一直游历在外,最终在禅枯寺定居,似乎有意做个带发的方外之人。

这是战乱未起之时,她对陆家这位长子所知的一切。

战乱之后,听闻的便是他们父子如何安抚百官,如何筹集粮草,陆家长子如何运筹帷幄,如何与魏老公爷合力平叛。

如何于千军万马之中,将退出京城南下,连破十城的李回一箭射杀……

那时的天下,只闻陆魏而早已不闻徐家。

她在庆幸之余,也有些不服。

徐家七爷人中龙凤,冠绝当世,日月难掩其风华,怎能被这样的人遮掩光芒?

可是,最终,她也没有盼到徐家七爷大放异彩。

徐家人,似乎在家败的那一刻,便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