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刺绣(2 / 4)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6578 字 2020-02-27

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禽鸟,也成为刺绣图案,构图活泼,设色明亮,使用微细平绣之绣法,以各种色线和针法之运用,替代颜料描写之绘画,形成一门特殊的艺术,也是唐绣独特的风格。

至于运用金银线盘绕图案的轮廓,加强实物之立体感,更可视为唐代刺绣的一项创新。

唐代之前的刺绣产品,多为实用及装饰之用,刺绣内容与生活上的需要和风俗有关,宋代刺绣之作,除为实用品外,尤其致力于绘画,自晋唐以来,文人十大夫嗜爱书法并及于绘画,书画乃当时最高的艺术表现,至宋更及于丝绣,书画风格直接影响到刺绣之作风,历代直到清朝的各个时代之绣画与绘画应有不可分离之关系。

在大唐之后的大宋时代,刺绣更加的发达,由于当时的大宋朝廷奖励提倡,为了使作品达到书画之传神意境,绣前需先有计划,绣时需度其形势,乃趋于精巧,构图必须简单化,纹样的取舍留白非常重要,与唐代无论有无图案满地施绣截然不同。

元代因为时间比较短,所以,绣品传世极少,但技术水平依旧不差,仍旧有很多非常好的作品流传于世。

明代刺绣始于嘉靖年间上海顾氏露香园,以绣传家,名媛辈出。至顾名世次孙顾寿潜及其妻韩希孟,深通六法,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摹绣古今名人书画,劈丝配色,别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所绣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妙,世称露香园顾氏绣,盖所谓画绣也。此即传世闻名之顾绣。

顾绣针法,最主要继承了宋代最完备之已成绣法,更加以变化而运用之,可谓集针法之大成。用线主要仍多数用平线,有时亦用捻线,丝细如发,针脚平整,而所用色线种类之多,则非宋绣所能比拟。同时又使用中间色线,借色与补色,绣绘并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视图案所需,可以随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罗斗鸡尾毛,薄金、头发均可入绣别创新意,尤其利用发绣完成绘画之制作,于世界染织史上从未一见,即此可知顾绣有极其巧妙精微之刺绣技术。

清代刺绣,多为宫廷御用的刺绣品,大部分均由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的画人绘制花样,经批核后再发送江南织造管辖的三个织绣作坊,照样绣制,绣品极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宫廷刺绣,同时在民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的有鲁绣、粤绣、湘绣等、京绣、苏绣、蜀绣等,各具地方特色。苏、蜀、粤、湘四种地方绣,后又称为“四大名绣“,其中苏绣最负盛名。苏绣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秀,刺绣运用普及于日常生活,造成刺绣针法的多种变化,绣工更为精细,绣线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深受人们喜爱,享盛名的刺绣大家相继而出。

近代的刺绣也很厉害,各种伺候高手多不胜数,有很多作品传于后世。

刺绣的保存难度较大,正因为如此,古代刺绣的价值,远超其它收藏品,清代刺绣保存至今的大多数都颜色脱落,变色,或者已经开始腐烂,所以,保存仍旧比较完好的,就非常的难得了,其价值超过千万,比后世的一套房子还要昂贵。

当然,因为刺绣产品是非常耗费精力和体力的,所以,即便不是古代的刺绣,后世人现绣的刺绣产品也不便宜,毕竟,人工耗费的太大了,价格根本没有办法降低。

李晓露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缝好了一条口罩,是按照李安的要求改进过的,效果还算不错,比李安缝的稍微差点,勉强算是不错了,毕竟,他只是一个初学者,水平还比较低,想要缝的特别好也不太现实。

“李侍郎,看看我缝的口罩怎么样,是不是还可以。”

李晓露兴奋的把自己的作品,拿到李安的手里。

李安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嗯,还算不错,缝的还可以,不过,这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