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1 / 3)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5831 字 2020-02-27

大唐的官学机构还算是比较发达的,除了京城国子监下属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些,皇室还有崇文馆和弘文馆,门下省设立了弘文馆,有学生三十人,而东宫则设立了崇文馆,有学生二十人。

另外,在各个州县的官学也很齐全,按照史书记载,大唐地方学校有京都府学,大都督府学,中都督府学,下都督府学,上州府学,中州府学,下州府学,京县学,上县学,中县学,下县学,这些都是传授基础知识的学堂,另外,还有不少专业性很强的学堂,比如京都府医学,大都督府医学,中都督府医学,下都督府医学,上州医学,中州医学,下州医学,还有京都玄学,各州县玄学等学堂。

尤其可以看出,大唐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官学系统还是很完善的,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官学对名额是有限制的,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进入学堂上学的,绝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资格进入官学的,甚至,很多有钱有势的大商人,都没有资格进入自己想去的学堂。

有钱的大商人自然不用担心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了,他们手里有钱,完全可以请西席先生到自己的府上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把自己的孩子送入私塾之中学习,而经济实力弱小的普通老百姓,由于拿不出上学的学费,也就只能放弃接受教育了。

官学有名额限制,私塾需要教学费,还有更高级一些的隐居书院,也是需要交学费的,当然,若是你能力出众,能够被夫子赏识,学费说不定能够被免除,但绝大多数的贫民孩子,资质都是比较一般的,真正能够被赏识的毕竟是少数,所以,这三类学校全部加起来,也满足不了大部分人的读书需求,只能满足权贵和有钱人的孩子接受教育。

而李安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全面普及教育,让所有孩童都能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将来能够成为更有用的人,这个普及的力度很大,所以,必须要有社会力量的加入,以缓解朝廷财力之不足,而这样的学堂性质,便可以被称为官私合营,主要的出资方是私人,但朝廷会最基本的管理,另外,学堂的地皮是免费赠送的,日后也不会收取任何的费用,甚至若是表现好一些的话,还能获得朝廷的奖励。

当然,凡是愿意出资帮助朝廷办学的有钱人,都是不在乎什么奖励的,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所能获得的名望,尤其是学堂的冠名权,以及日常管理的权利,冠名权可以极大的增加他们的名望,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而日常管理则可以让他们体验一把做领导的感觉,就像玩养生类游戏的感觉。

总之,在李安的带动下,京城有越来越多的权贵和富商加入了办学的行列,一座座普及教育学堂正在建设之中。

京城算是一个试点,待京城的学堂办的有声有色了之后,全面普及教育就可以在全国推广了,教育是百年大计,必须要一步步来,绝对不能操之过急,若是办的不好就要起到反作用力。

虽然这些学堂之中,有很多都是私人负责的,但朝廷是必须要对其进行管控的,时不时的总要明察暗访一番,要确定这个学堂是正常的教学,而不是被心怀叵测之人利用来搞谋反。

在媒体不是很发达的古代社会,由于普通老百姓很少能接触到外界的情况,所以,大部分都是比较愚昧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人利用,很有可能是别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而一旦他们相信了这一套对朝廷不利的思想,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成为造反的势力。

古代那么多反抗朝廷的势力,很多都是从思想教育开始的,通过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思想套路,利用老百姓对朝廷的合理怨气,从而达到激怒普通老百姓,让老百姓跟随自己造反的目的,这些人打着为民的旗号,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普通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