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鄙视(3 / 3)

唐残 猫疲 4365 字 2020-07-20

要继续插手和影响、干涉,民间上升通道的某种努力和曲线迂回的手段。

正所谓是自从推举孝廉的九品中正制和品评、清议人物的小圈子游戏,随着南北朝以来的激烈社会动荡和变革,再也玩不下去的同时,五姓七望为首的士族门阀却是没有那么容易,或者说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

因此在科举诞生并被天下推广之后,这些高门甲地发现自己依然无法阻止寒门庶族的崛起和上升通道,就改弦更张的采取了另一种吸收和拉拢、影响和渗透的策略。也就是通过婚姻、师生和门人,官场提携等等广撒网的预期投资手段,将那些寒门庶族中具有潜力的精英分子收纳为己所用。

而其中联姻就无疑是最为方便,也是最为巩固和稳定的常见手段了。只要舍出一些无关紧要的庶出旁支女儿,就可以吸收来自社会下层平民精英中的新血,来增强家族的活力和影响力外延;乃至因此罗织和构建出一个共同利益和立场的关系大网来,变相的防范和化解,历代寒门群体崛起后对于这些老牌世族的潜在挑战和威胁。

因此,在有唐一代一度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娶妻当娶五姓女,嫁人要嫁进士郎”,就是这种社会常态的最好写照。但是这也是人之常情的一部分,几乎让人无法抗拒和进行防范。难道一个嫁奁丰厚、门第尊贵,还知书达理的美娇娘,嫁给你提升你的家门格调和品位,难道不香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经取得了大部分的成功,自贞元以来的历代进士当中,再也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寒庶平民出身,而宰臣更是非门第不出。但也成功的把李唐政权给变相推向了灭亡的边缘。晚唐涌现出来众多历史风云人物因为长期科举不第,乃至就此走上了另一条打烂一切重新再来的反乱之路,可以说就是拜此辈所赐。

周淮安既然有后世的经验教训,自然就不想给他们死灰复燃的再起之机,最起码就算彻底涤荡门阀政治残余的五代没有了,他们也该到了提前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然而升职加薪取老婆,这既是人性使然,也是大多数政策、法规无法针对性约束到的薄弱之处。

所以周淮安也只能想办法通过修订户婚律的方式提前堵上这个漏洞了;比如从规定上限制与旧朝官宦背景,或又是被镇压和打入另册的豪姓士族联姻,而将在日后的从军、入学、置业和仕途上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乃至牵连到关系人等在遴选、迁转时受到影响和限制。

(当然了,如果是真爱的话,想必是不会介意这些荣辱得失的,太平军也不会不给人踏实勤劳谋生养家的机会。)

这一点,就要佩服建国初期的黑五类(即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政策了。如果不能通过各种政策手段,让这些旧社会残留变相的社会性死亡,而只能乖乖接受最底层的劳动改造的话,那些广大贫下中农的子弟,又怎么在同样的上玩得过这些,天然具有家传见识和熟悉体制优势的旧社会残余呢?

不然的话,结果就是无数人浴血牺牲推翻了三座大山的革命成果,重新被这些混入体制内的旧势力所窃据和篡夺;因此看起来固然是有些不近人情的一刀切,却是有效防止了这些被镇压和清算,而充满怨恨的旧社会残余,在新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死灰复燃。

(当然了,后三十年打着经济挂帅和统战旗号,把那些大地主、奴隶主、资本家的后代请回来“落实政策”和待为上宾,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反正也不要求一劳永逸的效果,只要能够持续上一两代、两三代人,足够新朝自行选拔培养的利益群体和统治阶层形成稳固局面;这些旧有势力残余的社会资源、影响力和存在感,也都消退的差不多之后,自然就可以考虑放宽相应的对策和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