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这就赢了。。”
望着土崩瓦解而去的敌势,无论是石牛还是王秋,都有些难以置信的意味和感触,又有些恍然隔世的错觉。
但是对于周淮安而言这场胜利却并非意料之外,所差别的不过是早晚而已;按照他从历代官府资料和地方传闻中所了解的内容。这些土蛮最擅长的还是山地间如履平地的机动力,空间狭窄的短促突击和小规模遭遇战,以及偷袭、骚扰之类的游斗作战;
一旦大规模下山到了环境不同而遍地河网、水田的平原地区上,就基本丧失了他们所凭据的大多数山地优势了;在占据人多势众的上风情况下,或许还可以无视和忽略这些不足和差异,但是一旦受阻、受挫和露出颓势之后,这种劣势就会被一下子放大和利用起来了。
这也是他敢于冒险在交州城下虚晃一枪,而带兵主动北上迎战这些土蛮的依据之一;赌的就是他们不能像正规军队一样令行禁止和反应迅速,以及在平原上的作战经验严重匮乏。只是未想不是预期当中的逐一攻拔和各个击破,而是就这么快就打了一场决战而已。
“恭贺领军,我军杀获近万,余下土蛮已然尽数溃亡。。”
负责监督那些附从武装打扫战场的学徒队长米宝恭声道。
“所获旗鼓甲仗军淄堆如山积,。。又有军中子女奴婢近万人。。”
“却是我等要引以为戒的地方了。”
听到这周淮安不由摇了摇头叹息道,这场战争赢得实在有太多值得回味和反思的地方了。
比如,对方竟然把虏获的人口和财货都携带在军中,这么多的负累和无形的牵挂,无疑就加剧了对方作为逆势之后的败亡之道了。
不知道是对方过于自信还是托大的缘故;南下来攻的西原蛮虽然号称五万大军,这次实际投入战场的差不多也就两三万人而已,相对周淮安带出来的义军本阵加上附从武装的近万人,并不算得上是明显优势;
而且居然没有等全部抵达就抢先发动了进攻。结果就是分批的在变相填油战术下,相继折戟、粉碎在严阵以待的义军轮番交替掩护的预设阵列之前。等到终于下定决心祭出决定性的底牌和决胜兵器——象兵,及其伴随的全数主力,却又遇上了早有准备的克制手段;所以实在是败的毫不冤枉。
不过接下来的伤亡报告,就没有那么令人愉快了。毕竟,世上可没有十全十美的零伤亡事情;在这场毫不意外的对战当中,还是造成了本阵自身的近千人伤亡;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一只慌不择路的受惊大象,给无意间直接闯入阵列当中踩踏,和后续的围攻、驱杀过程当中所造成的后果。
其次是那些靠近投掷的梭镖和投矛,还有药弩毒箭什么的损伤;然后才是有些微乎其微的近战肉搏的损失;那些土蛮士兵看起来固然是形貌狰狞可怖,并且很有些悍不畏死的蛮勇,但是缺少大规模战阵中的基本配合与协调;打着打着很容易就四散成各自为战的一个个小团体。
然后就被义军远近交替的战阵给轻易分割开来,而形成局部的优势给逐一歼灭掉,或是通过轮换接战的方式相继各个击破在有限近战面上;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传统冷兵器战争中,组织度和纪律性较高的一方所带来的战力加成和对比优势。
而且正所谓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衰。一旦打成相持之后,除了少数格外悍勇的壮蛮之外,大多数蛮兵在体能的持续性和爆发力上的短板和劣势,就随着时间而愈发明显了。因此,除了作为两翼与主阵填充的几只土团武装,遭到了强行突破和发生了溃乱之外,他们根本没能动摇的了义军主力的阵脚。
随后周淮安又接到了回报,马队的追击也遇到了某种意义上“挫折”;很多溃败的蛮兵直接逃进了满是泥泞的田埂里,或是跳进了那些河塘和溪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