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可称屯兵,战时为兵,闲时为民,与曹操的屯垦令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军户们是世世代代为军户,单列出一个户名。
这种方式更加类似于唐朝的府兵制,其实中国历朝历代都不缺这种方式的兵,包括到了现代还生产建设兵团,这种兵一不增加国库负担,二不减少国家军力,朝廷、政府又是何乐而不为呢?
那为什么又单单只有明朝军户问题才会显得这么严重,原因很简单,明朝社会有个很显着的特征,那就是流动性差,整个社会宛如一坛死水,不管是平民、军户、勋贵、宗亲还是商人,这个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在太祖设想的社会里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叛乱,没有饥饿的社会,各行各也安守其职,最好是一成不变,开国之初是什么样之后就还是什么样,农民种地、当官,商人从商,军人种地、打仗,谁也不干涉谁,谁也干涉不了谁。
朱允炆理解太祖想为子孙留下一份家业的心,就像是一个老农民好不容易挣得了一份家业,就想留给子孙,让他们永远不要过苦日子,实在是太祖小时候被穷怕了,欺负怕了!
再说的直白点,太祖理想中的大明应该就是举国上下都是一个机器人,永远不会反抗,不得不说皇帝就是皇帝,永远都是自私的,这没什么好诟病的,朱允炆当了皇帝也会这样,就像有哪个人能过做到把家产不留给儿子而是给不相干的人呢?
所以太祖才做了这么多,把四民永远禁锢住,没有通关文谍平民连县都出不了,军户就永远是军户,胥民永远是胥民,勋贵永远是勋贵,自然——皇帝也就永远是皇帝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有流动,军户们自然就会被百户、千户们欺负,因为他上告无门啊!一步步下去,到了后来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军官们的奴仆,这些军官有粮有钱有人,导致这个脓包谁也挤不破,谁也不敢提,这是比士绅一体纳税更大的难题。
文官们了不起叫嚣几句,社会动荡一些,伤不了什么根本,但是这些武官们一旦闹起来,有人有粮,关键是还家学渊源,武学盛行,到了后来真要动他们,谁又能够保证这些人里面不会出几个李渊李世民呢!
所以说明朝的灭亡是多方面、一起推动的结果,社会各个阶层没有一个是无辜的,包括皇帝在内。
索性这些问题早朱允炆这个时候如果发现也是最好解决的时候,他赶上了一个黄金时代,太祖唯一指定继承人,根正苗红!
郁新提出的废除免税田说到底就是士绅一体纳税,一定程度上这是朱允炆和文官集团拿内阁交换而来的结果,只不过是朱允炆想象中的内阁和那些人想象中的宰辅不同就是了。
这一步走完,走到位,下一步就是教育了,等安排的这些学子一个个进入朝堂成为中坚力量,那么下一步考虑的就是摊丁入亩了,把中国几千年的丁税转为地税,释放巨大人口,这样中国的潜力才能真正爆发出来,为工业革命做好充分的社会准备和人才储备。
虽然知道自己目标,明白要怎么去做,但是朱允炆还是觉得憋闷,没有别的原因,文官那边都被他搞定了,但偏偏五军都督府这边又给跳了出来。
这事还是他想简单了,五军都督府的人过来宫里,不一定真是因为下面人闹腾,说不定这事还有他们参与的那一份在,最起码他们是乐见其成!
皇帝要建内阁他们没意见,他们中聪明的也早早就体会到了新朝年号“建文”的含义了,但是皇帝登基几个月了,把心思一直放在政务上,相对的对他们勋贵的事就没那么关心了,只是草草的见过几个国公和都督而已,上面人没啥想法,他们见皇帝的机会多着呢!不说别的,每次朝会不管有事没事他们都是能见到皇帝的,但是下面的中层就不一样了。
到处都听说新皇是个明君、仁君,仁不仁他们不知道,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