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等我醒过来时,蓝锗已经不在了。
我吃过早饭,拉开椅子在书桌前坐下,开始研究蓝锗给我的厚厚一沓资料。那是蓝家留下的账本,还有一些地契合同,不消说,这都是蓝锗从二叔手里交换回来的。二叔能继续在香港吃香喝辣,靠的就是卖这些东西。
按理而言,这些东西只能由蓝家的当家人保管,当初姑姑死了,我又是废人一个,那么按理就应该由二叔接管蓝家,可所有人都万万没想到,就在这时,消失很久的蓝锗却突然杀回来了。虽然他名不正言不顺,只是蓝家的庶出,但架不住他财大气粗舍得接盘,于是两边的人在澳门那边闭门讨价还价,搞了一个月,才基本达成协议,蓝锗保留了蓝家在大陆的部分资产,而二叔则带着大批现金去了香港。
蓝锗拿到的部分资产里,就包括这些文件,他给我看这些东西时并未和我明说这些文件的性质,是我自己看着看着,才发现原来这些全都是蓝家曾经繁盛的证据。
我在蓝锗空降t市,强行把我带到公众场合的那个晚上,在我们从那个晚宴回来的路上曾问他,是不是要回国发展了,他当时不置可否。
我那时搞不清楚他的态度,问呢他又不回答,还是向宇分析一通,看得透彻,才知道他是有心要回国经营。
所以才开始着手搞这些陈年烂谷子的文件吧?
我漫不经心的地翻看着,有些合同涉及的金额大到咋舌,这说明蓝家当年确实很有钱。
只不过要败落,好像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我只希望……向家不要重蹈蓝家的覆辙。
蓝家的败,从这些账本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每况愈下的每一步都是基于前一步的崩坏。比如,蓝家把持已久的电子管制造,曾在八十年代初创造过媲美国外同类产品的记录,可在之后的十余年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引以为傲的工艺开始造假,质量层层崩溃。而按道理说,如果每个环节都遵循着标准的检验原则,那么这些问题根本不应该存在,更不应该存在如此之久,跨度达到十余年间。
直到姑姑接手蓝家,她发现了这个大问题,当时虽然立即做出了整改,但我们的市场份额已然缩水到全盛时期的10,她就算有心矫正,留给她的时间也不多了。此时,各种规模的二极管厂家早已趁着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春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姑姑当时的决定是,把手上剩下的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
这是一个精明的决定。
我翻看着陈旧的文件,感叹姑姑的大胆和远见。当时她大批量买地建房,这样一来,凭借愈来愈盛的房地产市场,蓝家在姑姑的领导下,成功从传统实体经济转向房地产。如果姑姑没有去世的话,蓝家一定还有转机。
可就在这个时候,姑姑死了。
蓝家的账本在这里就断掉,后面就是各路人马急着分家产了。
蓝雨仿佛是蓝家的定海神针,这根神针一旦消失,海就再也无法平静……
我看了这些天文件,着实感觉触目惊心。原来只知道蓝家说败就败了,但不晓得其中的因果,现在对着第一手的材料,各种合同、票据、让渡协议细细顺一遍,才晓得姑姑坐在蓝家最高的位置上,是多么的如履薄冰。
从这些文件上,我已经看出一个凡事三分忖度,事事皆需算计的女强人形象。这和我印象中温柔的姑姑截然不同。
果然,每个人都有许多面。在我面前温柔善良的姑姑,也曾经做过逼得人家家破人亡、卖尽资产的事……
我想到这,心中忧郁,不知道姑姑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
我知道她最喜欢做的事是唱歌,曾有老家人和我说,姑姑年轻时在国外最好的音乐学院上学,只是没等读完,就因为我父亲病逝,而匆匆被召回过。此后,她就成了蓝家的当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