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
陈云樵养伤,下山采买的就换成了随缘。
除了两人的吃用之外,还要为陈云樵买些药材,花销开始变大。
陈云樵逐渐适应了独臂独眼的生活,从开始的上个厕所都需要随缘的帮助,到现在可以跟着下地干活。
二人眼看着钱袋子见底儿,眼看着菜地里的瓜果成熟,终于,在花掉最后一锭银子后,迎来了丰收的日子。
后山里的田长势极好,没有辜负二人的精心照料。
伴着阵阵秋风,两人开始收割,摊晒,用手一点一点儿地搓开谷壳。
终于,新米被倒进了米缸,放菜的地窖堆满了白菜,兰因寺可以自给自足了。
养好伤的陈云樵依旧沉默寡言,随缘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陈云樵开始跟着随缘做早课晚课。
除了这些,变化并不大。
他依旧没有背下来楞严咒,卡在了第一回上,怎么也记不住。
随缘放弃了继续教授陈云樵楞严咒,在经过往生咒的失败后,随缘不再教授陈云樵其他经文。转而开始给他解释起心经来。
往生咒,通篇五十九个字,算上回向偈也不过一百一十六个字,是早晚课诵读的十小咒之一,极其简单。
就是这么简单的经文,陈云樵依旧背不下来。依旧是背了上句忘了下句,教了下句,又忘了上句。
随缘发现他好像除了心经之外,什么都背不下来。一篇心经,也是耗时一个多月才背下来的。
陈云樵学心经学的极慢。进度丝毫不下于之前学习背诵楞严咒。
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经类的精要。可以理解为般若经类的总纲。
心经通篇精华,多一字累赘,少一字则残缺。要想吃透心经,不读其他般若经是极其艰难的。
打个比方,如果说类似金刚经、地藏经这类经文理解难度是a,诵读其他般若经后心经的理解难度就是sss,而不读其他经文,只读心经,然后理解心经的难度,是ssssss………………,
随缘也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个s。
经文与经史子集不同,经史子集理解起来,可以依照经验,逐字逐句理解,然后连起来成段、成篇,最终理解整本。
经文不同。
经文是不能逐字逐句去理解的。
如果把经文拆解开来理解,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心生邪见,离题十万八千里,要么不知所云,迷失在其间,不得其法。
因此,随缘教授陈云樵理解心经的路途,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他们在休息的时候讲,在收割的时候讲,在早课结束的时候讲,在窖藏蔬菜的时候讲……
一有时间,随缘就开始讲,但他讲的极慢,一句话出口,再等下一句,往往要隔许久。
这不是为了照顾陈云樵的理解能力,而是随缘自己慎重。
为人讲经,一旦讲错,将会为自身惹来无边的业力,其可怕程度不啻于杀生,甚至比杀生要恐怖的多。
随缘要想好每一句话,确保这句话说出去是对的,陈云樵听了以后,产生的理解,还是对的。
这既是对他自己负责,也是对陈云樵负责。
在讲经之初,随缘就说过,他会讲的很慢,他讲完一句,陈云樵要说他的理解,随缘借此来判断是否与自己表达的有所偏差,然后再往下继续讲。
于是这两个人,一个讲的慢,一个理解的更慢,往往一天过去了,还停留在一句话里,没有前进。
陈云樵看起来呆呆的,人也确实呆呆的,随缘已经足够小心,在脱口而出之前,绞尽脑汁想办法讲的通俗易懂了,但陈云樵给出的反馈依旧跟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所偏差。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