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公爹教媳(3 / 3)

秦良燕很震惊。

华国在她眼中看来无比繁荣,比她所熟知的大明不知道繁华了多少倍。

老头子这么一算,收了一万斤,供自家吃以后还有六千斤余粮。果然是太平盛世啊!

有了六千斤余粮,即使第二年颗粒无收,也可以保证全家有饭吃。

还剩下两千斤,可以撑到第三年收成。

比起大明的农民,华国的农民真是幸福太多了!

几千年来,辛苦劳作的农民们不就是盼着家有余粮么!

华国的农民,有的可不仅是一年余粮,干一年能留吃两年半的余粮,这可真是富足啊!

秦良燕再一次庆幸她来到了好时代。

她也更有信心,能在这个时代里挣到锦衣玉食。虽然有些低,不再是将军府的大小姐,但那是靠着祖辈的,现在是靠她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有一种亲自打江山的成就感。

“爸,我知道了!一定勤俭节约!”秦良燕从顺如流。

郑海涛没话说了。

这个儿媳妇,虽然天生一副懒骨头,在家里啥事都干不了,还天天想着丫鬟少奶奶、打赏下人那一套,但有两样特别好。

第一就是人长得特别好看,第二就是从来不顶嘴,总是一副温顺的样子,说啥她听啥。

郑海涛突然间有了一种养成的成就感,这是他在郑利兵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感觉。

郑利兵是他四十出头,半截入土了才得的独苗苗,爱若珍宝,不免骄纵了些,要啥给啥,等到大了,觉得养得有些歪,再想纠正,已经迟了。

郑海涛说话,儿子想听就听,不爱听就不客气地驳回来。

很多时候郑海涛觉得,他和儿子反过来了,儿子是当爹的,而他是给人当儿子的。

见着秦良燕这般恭顺的样子,郑海涛十分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