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1 / 2)

抢救大明朝 大罗罗 3839 字 2020-03-20

臣弟愚笨,只会闭门读书,实在不会办差啊!臣弟到了伊宁,就知道听三哥的话,一切任凭三哥摆布呜呜,臣弟是被三哥给坑了!

安静的皇极殿东暖阁内,就听见罗山郡王朱慈煾哭得抽抽嗒嗒的,别提多委屈了。一边哭一边还在甩锅,把责任都推在自己的三哥朱慈炯身上。朱慈烺气呼呼的坐在龙椅上,看着不争气的兄弟。正要假装发怒训斥,一边的崇祯上皇却不阴不阳的开口了。

老大,你和老三都是一母所出,长得一模一样,脾气秉性也差不多,所以你就别怪罪老三了。

这什么话?我们哥俩怎么不好啦?朱慈烺哼哼了一声,心想大明江山就靠我们俩兄弟在拼命!要不然早就没了,你个崇祯还能当太上皇那么开心?早给挂在歪脖子树上了,连明徽宗都没得当!

朱慈煾还是有点小机灵的,看见老哥面孔阴沉,一副要吃人的模样,赶紧转移话题,把朱三太子给他的那份关于削藩移藩的奏章拿出来了。

皇兄,这是三哥给您上的关于削藩和移藩奏章,小弟也在上面署了名。

朱慈烺接过奏章,一边翻看一边发问道你还署了名那你知道老三写了什么吗?你就署名了?

知道,当然知道,朱慈煾说,不知道我能往上瞎署名吗?皇兄,三哥的削藩移藩之法实在高明,小弟看了以后非常佩服,所以才署名附议的。

哦,是吗?朱慈烺随口问着,那你倒是说说看,老三的削藩移藩之法高在哪里?

朱慈煾笑着大哥是考我呢?小弟虽然糊涂,但还是能看出三哥的法子好在哪里的三哥的办法其实是化削藩为移藩,而且不是将一整个藩镇都移走,只移动藩镇的上层,从而将藩镇的上层和中下层分割开来。藩镇的中下层如无特殊情况,是不会在列藩之间移动的。

而各个藩镇的首脑及其家臣家丁,则组成治藩理政的团体,从朝廷手中承揽一藩军政,并且设定期限,在期限之内治理一藩军政。而朝廷则会定期对一藩军政进行考察。如考察合格,则期满移藩。如考察不合格,则期满撤藩

如果朝廷能实行三哥的办法,则内属诸藩的节度使就难以在一藩久任,也难养成割据势力。同时,朝廷又能继续借助他们的力量在边疆之地管军临民,镇压不臣。

而诸藩首领也有了进退之道,还有了取利之途。而且他们移封之后,和诸藩的中下层也不会和现在这么紧密,反而要依赖朝廷的威权治理所属,将来也不可能再有唐季五代的藩镇之祸。

而且节帅定期转任,也可以取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效果以后边疆诸藩,也不大会像过去的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军民指挥使司和卫指挥使司那般朽坏不堪。

他还真的看过朱三太子的奏章了——从伊宁到应天,上万里路呢!一路上多无聊啊,就看点书吧可是传统名著《金瓶梅》看多了也没意思啊,哈尼又不在身边所以就拿朱三太子的奏章来看看当消遣了。

看进去以后,朱慈煾突然发现自己的三哥真有两把刷子!

朱三太子那可是长期在边疆藩镇当家作主的,当然知道怎么管好一个藩镇。而且对明朝原本的军户体系的致命弱点所在,也是非常清楚的——明朝军户体系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农奴兵,而在于都司卫所的官员大多来自世袭,而且很少流动。

世袭官,又不怎么流动,时间一久就难免腐朽。腐朽之后,管理水平也就越来越差,明朝的都司卫所的战备水平也越来越低底层固然成了苦哈哈的农奴,而由底层供养的中上层,也失去了战斗了。

否则以明朝三四百个军卫的数量,平均5600户的卫,能有二十分之一的军户(他们总该是中上层了吧)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也有十来万精兵什么鞑子,什么流寇的,早就砍成肉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