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五长老(3 / 4)

颤颤巍巍的问道“下……下面怎么样了。”

“他们……”银甲兵士刚说两个字,急火攻了心,喉咙一热,一口鲜血就从口中喷出“皇……皇上,御林军撑不住了,他们已经破了城墙,向着内城来了!”

此话一落,只听“啪!”的一声,一年轻的臣子手一抖,手中捏着的玉简落在了地上,摔的是粉碎,腿一软,整个人也瘫倒在地。

这若是放在往常,就是轻了,也少不了一顿板子。

龙椅上的李安抬头看了看那个臣子,并未说什么。

“皇上……避避吧。”从人群中走出一头发花白的老臣子,“扑通”一声在台下跪倒脑袋重重地磕在地上。

这老者名为李轩乃是先皇的近臣,一字一句在这朝堂之上的分量可是不轻。

群臣见这李老说话,纷纷跪下,一同说道“皇上!避避吧!”

“避?”李安看着台下这些臣子,突兀的笑了起来“你们要朕如何避?”

“这里是什么地方?长安!是我大唐兴盛千年之本根,是天下人所向往之都城!”李安站起了身,一挥衣袖大笑了三声“可是如今它破了,被番贼外敌给破了!连这长安都被人攻破我还能去哪避?”

台下无一人敢抬头,就连李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笑的有多凄凉。

“皇上,此刻切不可意气行事啊,长安虽是皇都,可陛下的身体才是大唐之本根啊!”李老再次重重一磕,鲜血从额头处流了出来。

李安看着台下的众臣,心中升起一阵无力感,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叹了口气“都起来吧,不用劝了,朕哪也不去。”

“皇上……”

“哈哈哈,李安,你倒是也有自知之明。”一道粗犷的声音从殿外响起。

银甲兵士连忙挣扎着站起,拔出腰间所佩的宝剑,用尽全身力气喝道“御林军誓死保卫……”

声音截然而止,两侧大臣看去,只见银甲兵士口中多了一根箭,这根箭从口中射入,从后脑穿出。

“啊!”群臣的角落中响起一声尖叫,正是之前摔碎玉简的那个年轻大臣。

“什么味道,这么骚气?”一个身着皮袄的大汉抬腿迈入了大殿,皱了皱眉头,看到了那个年轻的大臣,大臣跪坐在地上,两腿之间流出了一滩液体。

“哈哈哈,唐人果真无胆!”大汉哈哈一笑,抽出背后背负的环首大刀,轻描淡写的一挥,一颗圆滚滚的头颅便滚落在地。

“住手!”李安盯着大汉喝道“你来只是为了朕的头颅吧?”

“算是吧。”大汉看了看手中大刀上的血迹,随意的掀起一旁颤抖的臣子的衣摆,擦净了刀上的血迹“先前早听父亲说你们大唐如何的强大,唐威如何的难犯,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你!”李安面色一变,怒目瞪着大汉,可现如今的他已经说不出什么具有威慑力的话语。

“唐人无能,却还占据着这中原地区,不如早早的让出来,让天下人共分。”

“呵,说的好听。”李老站了身,持起手中玉简重重地砸了过去“你等塞外恶贼怎懂得耕种之法!怎懂得孝与德!怎懂得仁与义!不过是一群只会互相撕咬的野狗!”

李老额头的鲜血渗出,从满是皱纹的脸颊上流下,两双浑浊的眼睛此刻却布满血丝,双眼猩红,这份怒容宛如一个从地府爬出的恶鬼,一时之间竟将这塞外的大汉惊住,那扔过去的玉简也忘了躲。

那塞外的大汉被砸了个正着,反应了过来,手中大刀一横,上面的铁环哗哗作响“好,好好!真是没想到你唐人中还有这等人物!”

大汉一撩长刀,向着李老当头劈下,李老脊背挺的笔直,看着当头而来的长刀丝毫没有避让。

“少年间听闻唐人有三宝,诗,酒,还有这唐人的风骨。”一个声音如同世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