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心可安(3 / 4)

蜀臣 茶渐浓 2392 字 4个月前

灾频发、生计艰难。

如此情况下,郑璞以举家迁入凉州或汉中等地为诱募兵,依着西羌素以战死沙场为吉利的传统,烧当族众必然会从者如云!

虽说,威信甚著的羌王芒中也能将此事压下、强令族众不应募亦不会众叛亲离。

但族众自此离心、相互裹挟弃他去投汉之事将不可绝也。

这便是他不得不允的缘由。

与其目睹族众不断叛离而去,尚不如主动画兵,将族人的流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且还避免与大汉的关系自此恶劣。

不管怎么说,他部落现今还分润着丝路贸易的利益呢!

食髓知味之后,哪还能轻易舍弃?

“汉廷欲从我部募兵之事,郑君且莫声张。”

发了好一阵牢骚的羌王芒中,作肃容道,“我会与部落贵人私下计议,以其他缘由将原先随征河西的族众及其家小转予郑君安置。不过在此之前,君需依我二事。”

先前随征的烧当族众有两千骑!

亦是说,羌王芒中看似轻描淡写的一言,竟让大汉添户两千!

盖因凉州羌胡杂居的干系,被官府录入户籍的黎庶极少。以偌大的陇西郡为例,黄巾之乱前在官府户籍者不足六千户,而历经多番战乱后的现今已然不足三千户......

故而,饶是郑璞已略具荣辱不惊的城府,亦忍不住骤然一愕。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彼羌王如此慷慨,所求必多也!

“首领忠义,日月可表!”

郑璞先是赞了声,才轻声发问,“不知首领所言二事乃何也?”

“其一,于郑君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羌王芒中略歪脑袋目顾过来,笑容有些玩味,“我部与钟存种羌乃世仇,且彼不曾臣服于汉廷,日后若是我部与之相争,还请汉廷莫要干涉。”

化外钟存种羌,是盘踞在赐支河曲以西的部落。

先前因为彼与望曲谷内的参狼种羌结盟,故而被马岱与烧当种羌合兵击破,但汉军出于边郡安稳的关系,并没有赶尽杀绝。相反,战事罢了后,不管是陇西还是西平太守,都私下授予郡内豪右与之互市,暗助彼部恢复先前的声势。

为了避免烧当种羌一家独大嘛。

自前汉以来,凉州官府对羌胡部落采取分化、抑强与扶弱等制衡手段早就轻车熟路。

羌王芒中对此也了然于胸。

故而才趁此机会,隐晦的提出让官府莫要再暗助化外钟存种羌了。

且正如他所言,以郑璞如今的身份地位,促成此事并不难:只需在归去冀县的路途上给西平与陇西太守打声招呼便可以了。

“好。”

略作沉吟后,郑璞颔首道,“钟存种羌并非我大汉附庸,首领若复仇还请自便,我大汉断无干涉之理。若首领不信,我愿当贵部巫祝之面作誓诅盟!”

“哈哈哈”

顿时,羌王芒中大笑,“郑君素以赤诚待我,我安有不信之说!”

但他不知道的是,郑璞之所以如此痛快的答复,乃是觉得哪怕烧当种羌将化外钟存种羌攻灭了,大汉依旧可以暗中怂恿已然成为附庸的白马种羌牵制他们........

且郑璞亦不觉得这样算计他,有悖个人信义。

干系到国事了嘛,哪有徇私之说。

再者,退一步而言,烧当种羌太过于强盛了,对彼此都不好。

因为大汉若是感觉到他们将成为威胁,必然会增兵防范且断了他们的丝路利益,而烧当种羌自然也会怀恨在心,最后慢慢演变成反目成仇、彼此互攻。

如此,何苦来哉!

郑璞陪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