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万立方米。
虽然有些人用白色的宫殿来形容它,但它实际看起来更像是一座温室大棚。
在建筑内部的设计,模拟了地球的常见生态环境,有海洋、雨林、沙漠、草原和平原等等,还有两个人工生物群落——农业区和居住区。
当然,为了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环境,“生物圈2号”内部有着多达4000种的物种。
这些物种也都来自世界各地,其中动植物就有约3000种,其余的1000种都为微生物。
这个理想中的“温室地球”建成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进行第一轮实验,可这第一轮实验却远没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生态圈2号”建成的第一年,第一次实验正式开始。
首次入住的是8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相当厉害的,同时也认为,凭他们的知识,完全能够在这种环境中生存。
在“生态圈2号”里生活,不能依靠一切外来的物体,水和食物都需要自给自足。
不过这对于刚入住的人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因为“生态圈2号”不仅有充足的食物,而且还有肉类的家禽,生活一点都不比外界差。
供电方面设计的有太阳能板,水源方面也有完备的水循环系统。
甚至在这里你可以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打电话就打电话,只要不出去什么都好说,不过这些也是在完成每日工作的前提下才能享受的,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对生态圈里的各项数据进行监测。
刚开始,生态圈里的生活就和外面没什么两样,但是在两个月却出了一点问题。
因为入住的8位科学家缺乏农作的知识和经验,导致农作物的产量越来越低,使得他们的食物不是很充足。
这让那8名科学家不仅吃不饱肚子,而且每天还要工作,使得他们的精神状态非常的不好。
不过随着他们慢慢掌握了一些农作知识,才使粮食问题得到了缓解,只是随后出现的新问题,却是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命。
粮食危机缓解之后,8位科学家又如往常一样继续在生态圈里生活,可是好景不长,负责检测氧气质量的科学发现生态圈的氧气指数非常的不稳定。
起初他们以为是模拟环境不够稳定导致的,但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们惊人地发现生态圈里的氧气正在以每月的速度往下降。
氧气含量最低降至了14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
这么低的含氧量,就如同站在了空气稀薄的山顶一样。
这让科学家们苦不堪言,甚至有人还出现了高原反应。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要求外部对生态圈进行充氧。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供氧也没用了,不仅大量的植物死亡,而且河水也变质了。
第一次实验就在两年后宣布失败。
可是自由联邦科学家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氧气会消失?
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是土壤里的微生物在作祟,他们取了土壤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土壤中的微生物确实要比正常的多。
那会不会就是这些微生物把氧气消耗了呢?
很快科学家就发现,如果微生物消耗了氧气,那么二氧化碳含量也会增多,可事实上二氧化碳含量并没有增多,这就奇了怪了。
不过很快,科学家们就找到了这次消耗氧气的元凶,就是暴露在生态环境中的混凝土。
根据对混凝土两面进行采样研究,在生态圈内侧的混凝土碳酸钙含量比外侧足足高了10倍以上。
氧气问题被发现后,自由联邦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这次实验还特意挑选了一名有着丰富农作经验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