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起来,李破有点腿软。△¢,
昨晚折腾的太凶了,让李破立马明白了,在妻子面前,诗文之类的东西最好莫要拿出来显摆。
对于现在的女子而言,听着朗朗上口,却又气势十足的诗句,那就好比后来的名车豪宅,珍贵的一塌糊涂。
一晚上,连李破这样的身板,都差点招架不住,别的不说,这催情效果却是一等一的不错。
好在是自家婆娘,什么话都能说说,这要是被外人寻根究底,李破这里就又得给老丈人宣扬一下文名了。
今天的事情还多,上午的时候,武还是不一样的,在云内军人当政的今天。官吏们的话语权被降到了最低。
这不光是云内一地是如此情形,其他许多地方都是一样。在乱世来临之际,军权高涨是必然的结果,不论以前还是将来,都是如此,不需赘述。
对于没有领兵之权的官吏们,他们的重要性不容忽略,但也仅止于此了,枪杆子出政权嘛。
云内的官吏都是老人儿了,不是说他们年纪有多老。而是在云内呆的时间够长。
比如说云内县令,这厮已经在云内呆了足有人就是有意思,像云内县令在表了忠心之后,隐约的还向李破提出建议,不如把神武城并过来,一起来弄个云内郡出来,到时候将主就是云内郡太守了,比现在岂不名正言顺的多?
李破一听就笑了,果然文人的花花肠子比较多啊,像那些傻大个就知道跟着你造反有肉吃,几乎听不到什么有大局观的意见,你再看看人家,转转眼珠儿,就想出个不错的主意来呢。
这主意好吗?还真说不上,自封云内太守,有点不合时宜,但你要是来个先斩后奏,晋阳那边说不定还就捏着鼻子认了。
这样一来,只要想想,好处坏处都挺明显的。
好处在于,立即就能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平起平坐,一旦起了冲突,就是力强者胜,不用顾忌太多名义的问题了。
坏处也显而易见,云内郡太守是个什么玩意?旁人一听,先就能把你划入反贼之列,还在挺尸的大隋朝廷的光,你也就沾不上了。
自封的官职,和朝廷加封,到底是两码事儿。
实际上,这一步是必然要迈出去的,但什么时候迈,等朝廷加封,呵呵,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最终等到的又是哪个朝廷加封呢?
相信出现几个朝廷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
所以说,这一步怎么迈,讲究可就大了,云内县令不会有那样的眼光,李破也有点瞅不清楚。
人才的匮乏,终于在这个时候显现了出来,李破也终于感到,身边缺了几个出鬼主意的人,而这样智能型人物,可不太好找。
看看马邑这地方的民风就知道,那样深谋远虑的家伙,得去南边儿寻找,而且就算去了,机会也十分渺茫。
人家既然脑瓜聪明,看得清形势,那不去傍个粗壮些的大腿,来你边塞之地吹风?诸葛亮也没这么玩过啊。
总的来说,这又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李破照旧,在人们面前画了一张挺大挺圆的馅饼出来,这东西不要钱,如果需要,李破完全不介意多画几张。
至于众人能不能吃到嘴里,呵呵,走着瞧吧。
这次,李破没有再相陪到酒终人散,早早就离席而去,只留下王庆和云内县令两个,在那里和众人脚杯换盏。
变相的也表明了,这两个人就是如今云内官吏的首脑人物了。
就在李破努力收拢云内人心,想用这一个冬天的时间,让云内山下一心,做好来年用兵的准备的时候。
在马邑到神武的官道之上,一大一小两个人影,正在默默前行。
小的十五六岁,脸上已经没了多少稚气,艰难的生活,在这个半大娃子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
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