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标号的方式在迈入无限之后将会分开。
排序形成的实体,便是作为客观实在的序形。
如果,一个理论中的世界足够理想化,那其中的每一个信息元,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无限的自由组合拼接彼此互动……那么,会有更多有趣的事情发生。
可数无限的“等势”将发挥出它的独特性质。
序列或许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长,但是它们却并没有使得事物的总量出现质的飞跃。
若想出现质的飞跃,可以依靠两个可能存在的客观构造——第一,期待列出理想世界中的一切序形;第二,期待可以以最理想的方式应用那些来自虚空的馈赠。
0个元素的一切序形之总和,同连续的超凡力量在理论中是等势的——这便是1,自下向上几乎不可抵达的最小不可数无限。
曾经不可想象的精确,曾经不可想象的种种性质将在此成立。等势的性质仍然可以利用,依靠这一点,文明或许与个体真正的绑定在一起,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或许将司空见惯,而真正的理想环境或许也能被应用于实际……
那么,这里是极限吗?
当然不是。
几乎不可自下向上抵达的“几乎”会某些捷径所打破——例如超穷跃迁。这其中更具体的做法,则是对2取无限的幂集,可以取得包含更多元素的更大无限集合。
那么,21可以代表什么?
2同所有蕴含着最小不可数无限大的信息量的、不可数无限多的曲线等势……这其中的每一条线可以代表什么?所有的可能性?具体到无限小的、真正意义上没有大小的、需要无限大量的信息才能定位其踪迹的点的扰动极限来形成的所有可能性?
那么22——3可以代表什么呢?
它们同所有线可能处于的一切连续曲面等势,这又可以说明什么?一切可能性在一切可能的环境中的一切表现?
那么,4,5………………它们又可能会蕴含着什么呢?它们会对应些怎样的构造,怎样的实体需要用这样的东西来描述?
……
……不知道。
可能……从来就没有任何智慧真切的思考过这一切作用于现实究竟可能会代表些什么。绝大部分智慧生命的是有限可数的实在,即使真的经历了漫长的时光能够正面面对无穷,它们或许从心底也还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出转变……不,做出这样的转变不是这一点点意识就能够左右的。
但是,目光总可以比脚步走的更加长远。
即使是永恒的时光,或许也仍然可数,表示方式的极限,或许也囿于词穷。
但是在理想与研究的道路上,有一些一旦开始就将无可阻挡的扩展回路,它们不会停下去,没有什么能够制约暴涨。
集合被嵌套在了无限深的结构中,而这些结构又会很快地被更深的结构所嵌套。即使停滞下去,不动点也最终能被翻越。
元素活动的力量从哪来?是它们自己,还是虚空?
还是理念与思想?
……
不知道,但是它们真的没有尽头吗?
不。
就像有限不可能只依靠自身抵达无限一样——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通过“投机取巧”来翻越的。
它们需要新的公理,需要直接的定义与明确,它们是否存在已经无法确定。它们所蕴含的是些什么样的东西,也已经无法确定——不,是根本无从谈起,无可想象……吗?
但是,制订它们是为了什么?这一切会有终点吗?
“或许……会。”
“只是到了那时,意义就已经统统不复存在了。”
“想听听“我们”所知道、所看见的创世篇章吗?”
“一切皆可成立——无论是怎样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