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举国相托,以退为进(3 / 4)

个成熟的人了,似乎一夜之间,刘协成长了不少。

刘协示意陈熙,陈熙将一道诏书和一方玺盒,上前递给了刘擎。

刘擎愣愣的看着这玺盒,里面应该空的才是。

啊这……

刘协交给他一个空玺盒,到时候,刘擎归还的时候,将空盒还回去,自然不行,到时候怕也只能将传国玉玺放回其中了。

刘协这招,空手套白狼呀!

刘擎不动声色,直接呼唤:“张郃何在?”

张郃上前,应道:“末将在!”

“命你率羽林郎一百,禁军一千,随行保护陛下,若遇危险,可随时向当地军队求助,我要确保,陛下之行,万无一失!”

张郃拱手:“若有闪失,张郃提头来见上将军!”

刘擎挥挥手,张郃退下。

“皇叔有心了,有后将军在,朕可高枕无忧了,自今日起,朝中议事,皆由丞相荀彧主理,有事启奏,寻他去,诸卿了然?”

“臣等了然!”

刘协一笑,看了陈熙一眼,陈熙唱道:“退朝!”

刘擎回到王府,对着众人问道:“诸位且说说,陛下这是何意?”

荀彧面色凝重,回道:“好像是举国托付,又好像不是。”

“你们可知,这玉玺早已遗失,他将这方空盒给本王,莫不是想钓本王的玉玺……”话音戛然而止,因为刘擎说话的同时,打开了玺盒,里面有一方金印,静静的躺着。

大型打脸现场。

郭嘉笑道:“主公,看来陛下诚意满满。”

这方金印,不能说是赝品,只能说是替代品,同样出于皇室,其实玉玺真假无人在意,大家在意的,是陛下之言语。

只要在那个位置上,即便没有玉玺,出口也是诏命。

一众智力90+的幕僚,面面相觑,竟被一个少年的举动,生生难住了。

贾诩道:“陛下此举,更像是以退为进。”

“如此举国相托,已退至极限,如何还有进的可能?”荀彧道。

“陛下微服,自然也能为民做些善事,博一些明君名声,如此,总比困于深宫,什么都做不了强。”贾诩说着,又点了点桌案上堆积如山的灾情文书,“主公立于风口浪尖,对抗旱灾成败,尤为关键。”

这么一说,刘擎倒认可几分了。

刘协这属于是另辟蹊径,暗中发育,积累名声,而将难度大的事,与灾情斗,与天斗的事,交给了自己,这么一说,倒真算的上是以退为进。

这招数,还是当初自己教育他的时候,替他出的呢!

当初刘擎骂他不知百姓疾苦,让他多去看看他的子民,吃的是什么,过的怎么样,没想到,流血竟然采纳了。

造孽啊!

“那本王定要胜过这天灾,给百姓一个交代!”

这时,贾诩轻道:“主公,也可以一劳永逸……”

“不可!”刘擎当即否决,所谓的一劳永逸,便是让刘协消失。

“在朝堂上,陛下自己都说了,他自己能想到,但他依然这么做,定然是有所倚仗,此招虽是险招,但本王若铤而走险,定然是双输的局面。

刘擎若真要这个位置,大可回到雒阳,直接废了他,自己简单粗暴坐上那个位置,历史上,确实也有多位皇帝,是这么做的,其中还不乏千古一帝。

人够狠,地位稳,方能成就大事。

与那些情况相比,刘擎最大的不同点,便是已经实际性的掌握实权了,变与不变,仅仅是一个头衔而已,刘擎大可不必着急,以让这个头衔,来得更加名正言顺,水到渠成一些。

“陛下此招,确实险招,若其死于微服途中,定有人会借机中伤主公,将这血债,算在主公头上,由此,主公还不得不派人好好护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