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捧场的领导,离开的时候也都笑容满面,对吴东表达了满意的心思。
当天晚上,吴东就将对方俱乐部的领队还有预备队队长,请到市电视台将收益给分了,免得对方想东想西觉得俱乐部这边有可能翻脸变卦。
预备队比赛的成功,让市区的球市得到了相当的预热。
第二天的正式中超比赛,尽管门票达到了平均二十以上,能够容纳两万人的体育场,依旧坐了差不多上万观众。
一干政府领导,又一次前来捧场,总之给足了俱乐部面子。
可惜比赛,就没有昨天那么精彩了。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主场作战的校队取胜,以三比零的比分全取三分,这样的结果同样叫观众和领导十分满意。
有些可惜的是,央视体育频道直播的是那些中超强队的比赛,依旧只有市电视台直播这场比赛。
可能,网络上也有转播的,可惜影响力实在一般得很。
等这一轮中超比赛结束,吴东自然要和手下团队好好理一理,这次操作的预备队比赛有多少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提升的。
收获相当不菲!
根据市电视台的反馈,那一场比赛直播,在市区的收视率相当不错,下面的县区收视人数也颇为可观。
关键是,有不少电视观众,在直播之后打来电话,希望电视台可以重播,那一场对攻大战确实精彩。
市电视台已经做出决定,在休息日的重要时段重播。
当然,和吴东手下俱乐部的广告分成合约,自然要重新签订一下,毕竟是重播么。
吴东倒是不在意那一点广告分成,让他开心的是,这场预备队联赛的反响相当不错,起码从经济上来说就是如此。
另外,从领导那边,以及观众还有球迷反应的反馈,都相当的积极正面,直言那样的比赛才叫精彩么。
所以综合所述,这样的模式完全可以继续下去。
之后就是商业开发方面的问题,团队成员都很有信心,随着比赛的影响力扩散,广告分成收入将大为提高。
这时候,他们就觉得老板吴东太过大方了。
若是这样火爆球市持续下去,一场比赛单单广告费就能收到十几甚至数十万,若是全部拿出来当奖励,也太夸张了点。
吴东自然不以为意,轻笑表示等广告费真的上升到了接近六位数再说不迟。
整个市区经济体量摆在那,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真到了那时,分钱的就不仅仅只是俱乐部,对方俱乐部还有市电视台三家了,这些吴东心中有数得很。
真要说起来,还是中超联赛这边更赚钱。
单单门票就卖了差不多三十万,扣除体育场的租赁以及维护费用,基本上可以到手二十万左右。
更别说,吴东可没有忘记球场的商业开发,一场比赛的收入也都是以六位数计算。
单靠这些费用,其实养活球队还是能够做到的。
至于许多俱乐部,为何收入不少还负债累累,那就是他们自身经营的问题了,没必要细说。
若非中超球队只有十六支,主场比赛只有十五场,怕是俱乐部的收入会相当不俗。
当然了,华夏面积太大了,单单每年出征客场的车马费,还有酒店住宿等等一些费用,就是一笔不小开支。
这时候,背靠一所大学的好处,就彻底体现出来了。
像是球队训练,还有后勤医疗保障等等方面,都可以和学院展开合作,给出足够的临时岗位,俱乐部这边的后勤花费也能够压缩到相当水准。
话说回来,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俱乐部预备队每年起码都有十五场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