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连锦衣卫都敢杀(1 / 4)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4139 字 11个月前

洪武三十六年,八月。

一直待在湖广地区研究水稻的朱橚回京。

虽然大明已经有了大半个地区作为粮仓,但是优质水稻的培育,在什么时候都不存在过时,这也是天下人赖以生存的基本。

回京的朱橚,在第一时间就会召入宫中。

对于这样的农业人才,朱英自然是极其重视。

“此番五叔一去数载,侄儿甚是想念啊。”

朱英笑着跟朱橚说道,让他随自己一同进入到书房里。

宫女也是马上端来热茶。

“有劳太孙挂念,这次去到湖广收获甚大,根据太孙的水稻杂交之法,现在已经发展出了许多优质水稻,产量每年都在稳步上升,只是在虫害这块,暂且还没找到合适的应对之法。”

“蝗虫之灾,尤为庞大,也只能是以人力捕杀,才能有所减缓。”

“若是能够找到灭虫之法,那必然水稻产量更为高涨,可惜的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思路。”

“这蝗虫,唯有蛤蟆与一些鸟类好捕食,因此在湖广地区,我便让众多农户多多饲养,也算是能够减少一些虫害了。”

见到朱英,朱橚就忍不住开始讲述起自己在湖广的一些事情。

现在的朱橚,虽然穿着绫罗绸缎,但面色黝黑,皮肤粗糙,哪里还有半点养尊处优的样子。

这是真正的自己下田,整日醉心于研究之中,深得朱英敬佩。

“蝗虫之害,确实是难,想要彻底消灭,几乎不太可能,能够有所减缓,已然是极为不错的。”

“我在京师,听说五叔的水稻研究已经有所突破,试验田产量,每年都在高涨,这真是大好的事情,对于大明,五叔有着大的功劳。”

“只是在这方面,我能力微薄,也只能靠五叔独自探索了。”

朱英以茶代酒,向朱橚敬道。

“当不得太孙如此。”朱橚连忙说道。

这次他回京,主要还是因为朱英马上就要即位的事情,而且现在研究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不是说守在那边,就能有所收获。

朱英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此番五叔难得回来,也可多去农学堂看看,现在已经有不少优秀学子,对于农业也算熟悉。”

很早之前,朱英就开设了农学堂,然后由朱橚来负责。

显然朱橚只是个研究性的人才,在教学方面,就显得呆板了许多,这让朱英也很无奈。

没有办法,那就只能让朱橚挂着这名头,相当于名誉校长的概念,然后再培养其他的老师和学生。

“这次回来,我准备潜心写上一些心得,最好能够写成书。”

“在农学这块的典籍太少了,以至于无可才考,所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我只能先栽树了。”

朱橚颇有些无奈的说道,农业发展至今,典籍少得可怜,很多懂得农学的,可能大字不识,全凭口口相传。

想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纲领,这何其困难。

朱英道:“最近在宫里,成立了一家科学院,是关于各类学说的,包括农学也在内,向天下发出招聘。”

“还有我准备打造一本典籍,把天下所有的知识,都概括进来,这样后人查询学习,就显得方便许多,也能让一些珍贵的知识,得以能够保存下来。”

“目前这项工作,正交给教育部的刘三吾在主持,他正在召集天下有学之士,共同完成。”

朱棣没可能靖难了,但永乐大典,还是要编纂的。

事实上这个工作朱英已经准备了很久,但是考虑到现在大明疆域正在不断加大,也在融入其他文明的知识,因此现在对于人才的招募为主流。

现在来说,基本上是可以开始了。

这并非是丛书,而是类书,类书就是将各种